EN/ 中文
HOME ESSAYS
在光黯處懸待:〈亮處〉謝佑承個展
ARTALKS/Post Your Comment , 2020
BY
TSAI Ping-Ju

有這麼一種感受,在場卻似是無處,仿若佈展中的現場,我們卻找不到準待上牆的作品;定格的投影藍幕,卻沒有即將播映的錄像。一切仿若暫止,在一刻尚待完成的展場之中——而延長線擱置於一旁,亮著電源指示燈卻不被接上插座,弔詭的提醒我們此處正處於不一樣的狀態。初來若非藝術家特別告知,還以為是休息中場,而佈展工作也將持續下去。

 

此是謝佑承正於福利社展出的個展〈亮處〉,藝術家運用黑光燈管照射在螢光顏料上時所呈現之特性,營造整體展場處於恍如電子設備待機中的光,卻幽微而不顯的於地下室——一個日光照不進來的所在,隱隱作熒。而其中貫穿整個展場的,正是由黑光燈管所帶來的隱喻,充盈的紫光暗示著「事件」的在場,它可能是暫止的佈展狀態,然而悠忽其間的主體卻假若懸缺,在我們的語言介入界定之前,什麼都尚未發生卻什麼也正可能發生。

 

正是這樣幽微的狀態,揭示了視若缺席的展覽主體,透過物件指向了變異的可能。乍瞬我們可能無法意識到《夕照》上的光來自何處,然而,正是無物(No-thing)的存有,引示了缺席本身,熒光之處讓觀者得以將目光回返物件本身,如同格奧爾格(Stefan Anton George)的詩句「語言破碎處,無物存有。」未抵的無物與等待之光兩者之間形成無盡的懸宕,而作為觀眾的我們則不斷迴繞其中,延遲著視覺上的觀看體驗,然後意識到事件始終伴隨著黑光——如同光的背面總有黯影之處。

展覽現場之作品《夕照》(福利社提供)

 

然而,這樣的隱喻卻在展場中的一個轉角重新獲得了啟發。作品《亮處》中的燈管卻照耀了自身的影子,悖反地抗拒了物理準則,實為藝術家運用螢光顏料描繪出影子的輪廓,形成互相映照的辯證可能。於是,光成為了影子,黯影則指涉了光。如是藝術家在存有之上註記了筆觸,像是《空白屏幕》上被刻意暗示為人工的鉛筆痕跡與顏料筆觸,同時描繪著Source與No signal,此兩個詞彙原為電子訊號的狀態呈現,兩相牴觸的所指卻在溯源後指向了無可停止的繞行。「筆觸」成為了事件本身,貫穿於整體之上,也成為了影子的影子。

 

展覽現場之作品《亮處》(福利社提供)

《空白屏幕》局部(福利社提供)

 

而最終,變異仍是回指了缺席本身,《為準備所做的準備》中漸染的筆觸如同光暈般在牆面上擴散,意喻著即將懸掛而上的作品,齊高地在展牆上排開。而這樣的熒光同時也能是掛上作品後背面的黯影。隱喻自始邁向迂繞的迴圈,透過光的照向,溫柔的辨認了彼此的存在,事件因此啟示著我們:等待終作為歸途。一如罔兩問景中的影外重影,藝術作品本身與佈展中狀態兩相彼此依附,對應了某種現實上的晦暗。展示與可見性之間持續辯證,而背處的結構往往被忽略,社會中的我們亦如是,探存亮光之處的同時,也不忘黯影中幽微卻實刻的存在。

 

展覽開幕現場之作品《為準備所做的準備》,藝術家為觀眾導覽。(福利社提供)

ARTISTS
0 artworks / 2 exhibition
Curators / Art Critics
Born in Tainan in 1993, now works in Taipei, and studies in the M.F.A Program (art theory and criticism) at the Department of Arts and Design,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TSAI Ping-Ju studied sculpture at the Department of Scu ...
VIEW ARTIS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