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藝術NEW MEDIA ART
內容介紹

新媒體藝術相關領域的探討,由早期展覽展介、創作媒材討論,到近期的美學哲學思辨,產業收藏機制研究,由資料量的表現看到相當大的成長,表示領域研究蓬勃發達。
台灣的科技與藝術首次碰撞可以回朔到1976年《藝術家》與《雄獅美術》對Alexander Calder逝世的報導,而與創作開始的真正發生。
則以1979年,楊英風與馬志欽、胡錦標等科學研究人員組成「大漢雷射科技藝術研究社」為起始。
1999的宏碁數位藝術中心對於國內新媒體藝術的相關發展,有著關鍵性的影響。
「2000年宏碁數位藝術紀」除了競賽獎與展出外,「2000年國際數位藝術研習營」、「2000年國際數位藝術高峰會」、及「2000年國際數位藝術講座」,對於國內新媒體藝術的培養,並以專書「數位藝術」介紹與接軌ZKM,AES,V2,De Waag等重要的新媒體藝術中心。
2000年另一個重要的展覽為帝門藝術基金會策畫的「發光的城市」。
2001-2007展演與事件數量大增,這個時間點恰好也在國內新媒體藝術系所相繼成立之後,同時是也在政府推動「挑戰2008國家發展計畫」之時提出的「數位藝術創作計畫」, 2004年催生了王俊傑策展的「漫遊者」國際大展,2005年林書民、胡朝聖策展的「快感-奧地利電子藝術節25年大展」,皆在國美館盛大舉行,點燃台灣新媒體浪潮。爾後透過展覽、專書、座談、歸國教師以及政府部門與法人團體的鼓勵下,如民間基金會:廣達、國巨、廣達、邱再興文教基金會都挹注相當多的精力;政策推動專業館舍的成立如台北當代藝術館、國美館數位方舟、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扶植計畫如國藝會科技藝術創作發表獎助計畫、國藝會視聽媒體藝術專案、國巨科技藝術創作獎、2005國巨聲音藝術獎、台北數位藝術獎、數位藝術評論、K.T.科技藝術獎、數位藝術表演獎、廣藝科技表演藝術獎…等,在此之後,新媒體藝術廣為各聯展、期程展邀請,更讓新媒體藝術創作在台灣的藝術展演成為新主流。

然而在進行新媒體藝術資料庫搜集與建置時,我們逐漸發現因為技術更迭,新媒體藝術作品逐漸面臨保存,更新,再現的問題,而智財權與作品版次都是極待討論,創作者也因需要而由單一作者逐漸發展出團隊或聯合工作室形態,作品呈現更有許多超越單一作品而朝跨域與科技整合努力,並且讓台灣新媒體藝術漸漸卻除外來文化影響,培育出優秀的在地新媒體藝術家。
摘要
新媒體藝術與科技藝術、電腦藝術、互動藝術、錄像藝術、動力機械、視訊電傳、網路藝術、軟體藝術…等皆有相似、重疊或呼應之處,許多人對於新媒體的新舊,媒體涵蓋之範圍有不同見解。本資料庫廣泛搜集文獻與支持論點,才精準蒐錄作品相關資料。 新媒體藝術相關之資料以及藝術家展演作品來源以官方單位,定期展覽空間,藝術基金會,學校藝文空間、藝術專書、藝術專業雜誌與相關學術會議提供之資料庫為主,網路資料為輔。 事件:以編年史方式進行編輯。目前以最早發生於1979年,楊英風與馬志欽、胡錦標等科學研究人員組成「大漢雷射科技藝術研究社」為起始,包含展覽、學術活動、出版、重要技術發表。 藝術家:以藝術家生平、創作方式與重要時間點為主。 作品:以可以收集到作品完整記錄-足以還原展覽現場之影音檔、作品圖檔、作品原始碼(至目前新版)…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