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從1980年代開始思考台灣雕塑的發展,顯然雕塑的概念在三十年來已有鮮明的轉變與拓展。然而在擴充當代雕塑範疇的同時,我們仍需對此種拓延性進行觀察,並持續思考此擴充的當代雕塑定義與西方當代雕塑概念間的參照關係。
台灣在地雕塑的發展,不可或免總是受到西方雕塑發展的沖擊,當1960年代西方的極限主義雕塑剛進入美學新範域、1967至1970年代布魯斯.瑙曼(Bruce Nauman)
在工作室架設攝影機的行為記錄影像,就開始挑戰雕塑的界限;1978年密斯(Mary Miss)的〈周圍/避難所/陷阱〉以地景重新定義了雕塑融入公共領域的形態;1982年林瓔的越戰紀念碑,以人類共同的創傷體驗改變了紀念碑的高聳形式;走紅於1990 年代末期的馬修巴尼,更是將他集行為、表演、繪畫、攝影、空間、電影於一爐的總體創作形態,稱之為雕塑。在雕塑定義持續拓展、雕塑定義越來越難界定的時刻,我們選擇從1980年代迄今的觀察角度,因此此處的雕塑概念引介,將以此期間台灣雕塑實踐的軌跡為體現主軸,再從此階段回溯台灣二十世紀的雕塑史與西方雕塑史的影響。 首先從台灣雕塑史的角度來說,無論東西方雕塑皆有從宗教主題、人像主題、紀念碑等形式作為雕塑史發展軌跡的特徵,因此台灣日治時期開始進行雕塑創作的前輩藝術家黃土水、黃清呈、蒲添生、陳夏雨等,均可看到人像、宗教、動物等作為早期雕塑史的歷史軌跡。戰後藝術家楊英風、陳庭詩開始從戰前的寫實人像雕塑轉向抽象變形的現代雕塑發展,楊元太、郭清治、何恆雄、楊奉琛、朱銘、林淵等,大體已經將具象雕塑轉變為抽象造型語言、材質性等層面體現。1983年台北市立美術館成立,許多海外藝術家回國,再加上戰後學院與在地文化環境中養成的藝術家,則創造出1990年代充分體現出現代雕塑的多元面貌與發展。
從1980、1990年代以來迄今,台灣的現代雕塑逐漸轉向當代雕塑的拓展,觀者可採取主題、造型、媒材、物件、空間與特定場域等幾個層面來觀察,作為三十年來雕塑發展的觀察視點,並根據歷史軌跡更進一步討論雕塑範疇的擴充和概念轉變。更進一步地說,現代雕塑發展初期,以石頭、金屬、木材、陶塑等作為主要專攻媒材的趨勢,到了1990年代日趨多元的發展之後,已經有媒材間相互跨越、藝術家自由運用多種媒材創作的傾向。因此當代雕塑的發展,已經無法再以媒材分類來探討。此處若以1990年代之後多元走向的幾個面向進行補充,將可以論及軟性材質運用的軟雕塑、加入電力、動態發展的動力機械、以及大量運用現成物和複合裝置媒材等之空間裝置形態。另一方面,1980 年代末期公共藝術法令開始提倡、1992年公共藝術政策開始設置,雕塑成為公共藝術中重要的表現項目,成為社會體制中與雕塑創作平行發展的另一個發展空間。
我們會發現當代雕塑的定義,跨越戰後美術教育所採取的媒材分類的區分界限是必然的,必須在超越媒材界限的視野下,兼顧雕塑史從雕刻或塑造手法發展出的雕塑母題與造型、材質表現課題,以及跨越媒材界限之後的時間性、物質性、動態性、空間性、特定場域運用等多元表現,方能體現當代雕塑的新概念與面貌。本資料庫將以1980年代以來的在地雕塑發展建構台灣現代以迄當代雕塑的概念轉變軌跡,藉由個別雕塑創作者的創作資料建檔,體現此歷史演變下之台灣現代、當代雕塑意涵。
摘要
本資料庫將根據上述概述,重新藉由個別雕塑藝術家資料庫的檔案建立,重新建構台灣自1980年代迄今之現代雕塑與當代雕塑的發展,並根據在地化的歷史軌跡,重新定義台灣現、當代雕塑的特徵、意涵與範疇。除此之外,也參照西方雕塑史至當代雕塑之間的概念的演變,進行西方特定趨勢與台灣在地間雕塑實踐的異同,更清晰的體現出台灣雕塑發展的獨特藍圖。
在此整體概念之下,資料庫初期擬定幾個關注面向,作為階段性工作的推動參照,亦即在後述提及的藝術家名單的逐步建立過程中,將探究下列幾項課題,根據幾個關鍵議題的重新定義,再持續確認藝術家名單與分類,使整個雕塑資料庫的概念陳述與個別藝術家創作檔案間的資料分類,體現為完整架構。各重要關注項目,分述如下:
一、重新定義台灣現代、當代雕塑的概念與範疇:根據前述概述,分就雕塑發展的主題、立體造型、圖像、空間、媒材與物性、特定場域等課題,重新觀察1980年代以來之雕塑在地軌跡。此發展系譜必然同時體現台灣社會與藝術體制的發展脈絡,藝術與社會關係的影響、辯證將成為此概念釐清的參照體系。
二、西方思潮影響的探究:根據台灣在地雕塑創作的發展軌跡,參照西方雕塑史與當代雕塑間的變奏,比較異同與階段性影響。
三、對於台灣雕塑發展建立類型概述:根據資料庫推動的歷史檔案研究的基礎,將台灣創作的過去與現在的多元類型體現,並根據此基礎提供未來創作發展的想像方向,以作為評論、藝術學、美學、國內外策展發展資源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