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Taiwan Contemporary Art Archive, TCAA,以下簡稱資料庫)是台灣視覺藝術協會(視盟)自 2013 年 7 月籌畫建置,於 2014 年 2 月正式上線的一個整合型資料平台。資料庫建立初衷是為台灣當代藝術提供脈絡梳理與自我展現的最佳工具,同時作為雲端國際連結的有效操作方式,向國際藝壇具體呈現台灣藝術的當代發展與脈動。
資料庫最初上線時,採用維基開源介面,為充實更多元化的功能,2016 年 7 月改版為圖像導向的網站,採用 Wordpress 與響應式網頁設計(RWD)架構,以符合行動裝置用戶的需求。2024 年7月,為解決網站主機負載問題及提升運行速度,全面改用 ASP.NET 開發全新系統與介面,提供更穩定且高效的使用體驗,並新增「藝術家後台」功能,使收錄藝術家能自行更新展覽資料,增加資料的即時性。
資料庫系統性蒐錄 1980 年代之後台灣當代藝術環境發展,以行為、錄像、新媒體、裝置、攝影、繪畫和雕塑等普遍認知的藝術類別作為資料搜尋的索引,資料範圍涵蓋藝術家簡介、展演經歷、創作/策展理念、作品資料與相關評論等,同時,以「關鍵字」串聯藝術家、策展人與藝評家,勾勒屬於資料庫的知識星叢網絡。這是源自於2019 年啟動的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關鍵字計畫」,透過撰寫台灣當代藝術發展之重要詞彙,包含空間、展覽、事件或概念,以強化資料中藝術史的論述基礎,其架構區分為:空間/場域、文件/出版、組織/團體、概念/思潮、實踐/形式、事件/展演、其他等七大類。截至目前,資料庫已收錄超過 526 位藝術家、6,735 件作品、28,775 筆圖像與影音資料,以及 150個關鍵字詞條,深具台灣當代藝術在地價值。
資料庫中大部分語言原文為中文書寫,團隊正逐步將資料翻譯為英文,以供跨國研究、展覽策畫或學術討論等多元應用。團隊集結了視覺藝術圈中專業且熱情的策展人、藝術家、藝評家、學者和研究生,視每年不同的任務目標,有機地組成和新增成員,以半義務性質共同推動資料庫的發展。視盟致力於將資料庫打造成專業且知識型的藝術資料庫平台,持續產出創新的運用內容,以增進台灣當代藝術生態的整體發展,提升國際間的認知與能見度。若對於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有任何建議,歡迎將意見發送至:tcaa@avat-art.org
台灣視覺藝術協會(視盟,AVAT)是一個全國性的藝術團體,自1999年成立至今,成功整合視覺藝術界的所有專業,包括:藝術家、畫會團體、策展人、藝評、藝術理論、藝術行政與教育工作者,以及畫廊與藝術經紀公司等,至2016年為止,已超過1,000位成員,充分展現其活力與代表性。
視盟宗旨為「服務藝術社群」,致力提供視覺藝術工作者於生活福利、專業資源資訊、法律諮詢等相關服務事項及保障;同時開發、整合並監督視覺藝術環境現有資源;建立藝術工作者與政府間的諮詢與溝通管道,促進雙方良性互動;增進政府、民間企業及一般社會大眾對藝術文化的認知,改善台灣文化長期發展的條件。 視盟為服務廣大藝術社群,積極建置五大平台:以福利社(FreeS Art Space)作為實體空間,常態推動年度展覽徵件與評選;以「台灣當代一年展」(前身為「台灣藝術家博覽會」,2002~) 作為台灣當代藝術家年度重點聯展,規劃主題策展區、徵件區、影展區、並邀請國內外替代/另類藝術空間共襄盛舉,促進國際藝術交往交流;以中英雙語化的「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2013~)作為檔案化台灣當代藝術家資料的平台,以期作為未來自我書寫台灣藝術史的基礎工程,並將台灣藝術家有效推向國際舞台;最後,視盟亦推展「藝術租賃服務」和「社區及藝術教育」等常態業務-強調美學教育、人才培育與藝術經濟的公益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