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城市 - TFAM
0/0
2012
2012年初在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製作了一個結合影像、現成物裝置的限地製作計畫,嘗試回應寶藏巖當地特殊的人文地理景觀,與身處其中所帶來的奇異身體感。靈感除了來自進駐寶藏巖期間綿綿的春雨、寶藏巖淹水的歷史之外,更企圖談論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氣候、水域、空間等主題。

而在本次的作品計畫中,將重新製作這件作品的臺北市立美術館版本。新版計畫最初的靈感來自於參觀美術館的經驗。臺北的氣候潮濕多雨,每當雨季在美術館內幾乎隨處可見大大小小、形式顏色各異的水桶散佈,迎接著將近30週年的美術館空間所產生的滲漏。作為美術館,收藏與展示是最重要的功能,但在此卻成為藝術作品最貼近與不可預期的危機。「漂流城市 - TFAM」這件作品,便是以一種幽默、嘲諷的態度去回應此一窘況,轉化作品本身成為美術館漏水危機的解決方案。

主裝置中有一個關鍵的物件:一臺持續運作中的除濕機,除濕機所吸收的水被導引至地面,經過一定的時間,積水的面積便趨於穩定,形成一座室內的迷你水患和一個不可見的持續循環。循環的概念在計畫中其他部份實踐,包含展場中承接漏水的植栽,吸收水分成長的同時,並進行揮發作用將水份再次送進空氣當中。各種物質與概念的形式在這裡不斷被置換各種樣貌與理解方式,解構與重組對於空間的認知與詮釋。

我試圖整理起貫穿整個作品的核心價值,大概都不脫日常生活中的物件經驗等相關字眼,但還有更深一層次關於意識、潛意識、無意識、集體無意識等心理學上的內容是我在創作時經常關注與思考的。到底這些物件和人有甚麼關係?我們如何觀看的?我們如何使用?而又為什麼那樣使用?細節反映我們的生活,如同看鞋底磨損的方式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走路姿勢,甚至身體狀況,但如果這反映的層面擴及的更大,他是否可以反映到一群人的集體記憶、一個文化圈的思想內涵、意識上的、潛意識的甚至是可能跨越文化圈,回到原始部落,屬於人類集體無意識的。

我以洪水、災難作為一個取樣的範例。我驚訝於人在面對災難的瞬間所作出的決定性反映,這當然可能是來自經驗,但也因為其瞬時的的因素,人所能做的反應可能更可以貼近「本能」。甚麼是本能?水淹到大腿了也許我們就更靠近本能一些,本能所能帶給我們的除了快速的反應能力,肌肉的爆發力之外,是否也能夠刺激我們「創作」的本能, 這是當我面對夜半房間漏水及看到南部莫拉克颱風災民,在自家客廳裡所作的水上裝置雕塑時所產生的感性提問。
藝術家的其他作品
新作輯-牛俊強、羅智信創作計劃
裝置藝術 / 2013
一個青年雕塑家的畫像
裝置藝術 / 2016
Foam to Form
裝置藝術 / 2015
飼養箱
裝置藝術 / 2014
下午
裝置藝術 / 2013
影子
裝置藝術 / 2013
開放容器
裝置藝術 / 2016
掛著的人
裝置藝術 / 2013
Photographs/ Sculptures
裝置藝術 / 2014
作品選集
The Dialogue Between Words and Images : Emily Dickinson
席時斌 / 2012
微型百貨
徐薇蕙 / 2012
思緒/絮
崔廣宇 / 2012
Upgrowth
黃彥穎 / 2012
Catch the Breeze
張新丕 / 2012
補綴物的有機擬態
何采柔 /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