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認真
  • 出生年

  • 出生地

2016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 碩士
2012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 學士
郭柏俞、佘文瑛自2015年開始以「太認真」作為雙人共同的創作。「太認真」不只是一個名字,也是他們在藝術實踐中,重構歷史場景、集體記憶的精神。移民/移工的生存風景,是他們近期持續關注的議題。

隨著經歷居住、工作在不同的城市,以個人視角,體驗與觀察不同社會、文化的群體生活。在與聲音結合視覺的工作中,展示一種文化在城市縫隙生存的「過渡」與「隔離」。將對現實世界的紀錄與感知,建構一處可供想像的空間,探索歷史與敘事的複雜與多樣性。

獲選文化部110年選送文化相關人才出國駐村及交流計畫前往德國貝塔寧藝術村( Künstlerhaus Bethanien);2021高雄獎空間性藝術優選獎;2021 臺南新藝獎;2022第21屆、2019 第18屆台新藝術獎提名。2017-2019 年間駐村於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高雄駁二藝術家駐村、紐西蘭奧克蘭、印尼日惹、中國上海。近期個展包括:〈A Better Tomorrow〉德國貝塔寧藝術村,柏林(2022)/〈There is no Chinatown〉台北國際藝術村(2019)/聯合理工學院,紐西蘭(2018);〈與正本相符〉南海藝廊,台北(2016);〈不對外開放〉朱銘美術館,台北(2016)。
13作品
31展覽
0出版
作品選集
There is no Chinatown
裝置藝術 / 2019
入神
裝置藝術 / 2019
There is no________
裝置藝術 / 2019
來自地底的一則新訊息
裝置藝術 / 2018
​考古幾則
攝影藝術 / 2018
這裡沒有中國城
攝影藝術 / 2018
紀念堂
雕塑藝術 / 2017
檔案─上山下鄉
裝置藝術 / 2017
假定日常人造衛星
裝置藝術 / 2017
藝術箱
裝置藝術 / 2016
與正本相符(南海藝廊)
裝置藝術 / 2016
不對外開放
裝置藝術 / 2016
不夠歇斯底里的檔案化
裝置藝術 / 2016
2020
《真實世界》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
有章藝術博物館, 新北, 臺灣
2020
《解嗨時代》潮藝術特展
馬祖新村文化創意園區, 桃園, 臺灣
2019
《城市震盪》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臺北, 臺灣
2019
《這裡沒有________》
駁二藝術特區, 高雄, 臺灣
2018
《識別不義-不義遺址視覺標誌與紀念物示範設計》
國家人權博物館, 臺北, 臺灣
2018
《There is no Chinatown, NZ》
聯合理工學院Snowwhait Gallery, 奧克蘭, 紐西蘭
2018
《 ”流/變”藝術家駐村計畫作品展》
同濟大學, 上海, 中國
2017
《「M空間」FORMOSA雕塑雙年展》
駁二藝術特區, 高雄, 臺灣
2017
《流/變”交流展》
憲光二村, 桃園
2016
《2016高雄國際鋼雕藝術節:「嬉型鋼」》
駁二藝術特區, 高雄, 臺灣
2016
《假定日常人造衛星》
山珍海味工作室, 新北, 臺灣
2016
《「語彙」新樂園藝術空間×荒原藝術》
新樂園藝術空間、荒原藝術, 臺北, 臺灣
2016
《2016高雄獎》(郭柏俞)
高雄市立美術館, 高雄, 臺灣
2015
《CK07N030 2009 01 07.4298 1.220470 0.998894 136.6077 338.2806 178.3758 20150627 6.5 4.0 : C/2007 N3》藝術計畫
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 Dovetail X實驗室, 臺北, 臺灣
2015
《兩岸青年視覺藝術交流展》(佘文瑛)
浙江自然博物館, 浙江, 中國
2014
《水原華城雙年展:「DECODING」》
水原市華城, 水源, 韓國
2014
《淡水奧德賽藝術旅行》(郭柏俞)
滬水一方藝文空間, 新北, 臺灣
2014
《溫度感知1535℃新生代金屬雕塑聯展》(郭柏俞)
月臨畫廊, 臺中, 臺灣
2013
《雕刻五、七、五—國際藝術大學交流展》
沖繩, 日本
2013
《第五屆大藝獎研究生繪畫暨立體創作展》
國父紀念館, 臺北, 臺灣
2012
《韓國大邱大學2012國際交流作品展》
大邱大學, 大邱, 韓國
2012
第一屆麗寳雕塑新人獎《Living Forest〜雕塑の森特展》
淡水藝術工坊, 新北, 臺灣
2012
《視點.觀點-觀看與被觀看》
大象藝術空間館, 臺中, 臺灣
2012
雕塑新銳7人聯展《在空間中碰撞》
華山1914文創園區, 臺北, 臺灣
2010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冰山體序》主題策劃展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新北,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