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致宏
  • 出生年

    1985

  • 出生地

    臺灣,新竹

2012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 碩士
2008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 學士
劉致宏,1985年生於臺灣新竹,2012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現職自由藝術工作者,生活、工作與創作於臺北。劉致宏近年的繪畫創作持續關注在生命的體認與生活經驗的捕捉,用日常的角度編構敘事並賦予詮釋,讓情感與圖像緊密扣合。他的創作類型涵括了繪畫、裝置、影像、現成物、訪查檔案、印刷出版物等,並聚焦討論在「拾得/材料/能動性」、「語言形式的轉化」與「在地關係連結」 等面向。

近年積極參與國內外藝術家駐村之獎項及創作機會,足跡遍及歐洲、亞洲及大洋洲,如2014年參與「首爾藝術空間_衿川:社群與研究駐地計畫」、2015年出訪日本秋吉台國際藝術村年度計畫「trans_2014-2015」,同年回到高雄駁二藝術特區之藝術家駐村計畫,自2016至2018年間,受邀參與韓國釜山「2016昌原亞洲藝術節」之現地製作、獲得文化部第十七屆選送藝術駐村計畫至澳洲雪梨「ARTSPACE」創作交流,2018年前往德國慕尼黑藝術公寓「Apartment der Kunst」以及日本「金澤藝術埠口」進行駐地研究與創作。

透過駐村創作發表之《聲音地誌》創作計畫為一份紙本實體刊物,內容收錄逐漸累積的「聲音紋理資料庫」,透過將「身體」開發成感受眾多聲響的聽覺器官,並輔以口述、訪查、影像捕捉、抽象/具象素描線條的連結與轉化等,探索「聽覺視覺化」的可能。藝術家針對在地人、物、故事進行書寫,蒐集相關資料與聲響素材,每個在地環境豐富的文化底蘊,經由記錄/檔案的方式,研究「聽覺與視覺」的經驗連結,試圖提呈不同城市、地域之間的對照樣本。此計畫於2015-18年間完成樣本採集、編輯整理與出版的城市為日本的山口縣、臺灣的高雄、恆春、臺南臨海與北投、菲律賓的達沃、馬來西亞的亞庇以及汶萊的斯里巴加萬、澳洲雪梨等地,其他城市也正持續計劃進行中。

作品曾獲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並於2006年至2016年間,入選「2006臺北美術獎」、「2007臺灣美術新貌獎」、「2010中國藝術獎」、「2012裕龍木雕創新獎」,並獲得「2009世安美學獎」、「2011桃源創作奬─首獎」、「2016臺北美術獎─優選」等肯定。
122作品
59展覽
2出版
作品選集
社子島蕉
繪畫藝術 / 2021
長濱香蕉
繪畫藝術 / 2021
八里
繪畫藝術 / 2021
谷歌寫生3_路燈下
繪畫藝術 / 2021
谷歌寫生5_樓梯上的鴿子
繪畫藝術 / 2021
谷歌寫生4_紅磚
繪畫藝術 / 2021
黃金葛
繪畫藝術 / 2021
河堤
繪畫藝術 / 2021
谷歌寫生 1_夢幻湖
繪畫藝術 / 2021
麥田
繪畫藝術 / 2021
谷歌寫生 2_彎道
繪畫藝術 / 2020
金錢樹
繪畫藝術 / 2020
Untitled
繪畫藝術 / 2020
池塘1
繪畫藝術 / 2020
枯樹林
繪畫藝術 / 2020
橡膠盆栽
繪畫藝術 / 2019
悲傷的下午
繪畫藝術 / 2019
萬年青
繪畫藝術 / 2019
早晨的橡膠樹
繪畫藝術 / 2019
陽光
繪畫藝術 / 2019
小便
繪畫藝術 / 2018
啞犬
繪畫藝術 / 2018
Untitled
繪畫藝術 / 2018
金沢寫生
繪畫藝術 / 2018
上山的路 6
繪畫藝術 / 2017
濱江街
繪畫藝術 / 2017
上山的路 5
繪畫藝術 / 2017
夜遊
繪畫藝術 / 2017
狗群
繪畫藝術 / 2017
夜衝
繪畫藝術 / 2017
堰塞湖
繪畫藝術 / 2017
伏流
繪畫藝術 / 2017
上山的路2
繪畫藝術 / 2017
上山的路7
繪畫藝術 / 2017
陽金公路2
繪畫藝術 / 2017
陽金公路
繪畫藝術 / 2017
上山的路3
繪畫藝術 / 2017
楊柳
繪畫藝術 / 2017
夜裡的硫磺谷
繪畫藝術 / 2017
林投
繪畫藝術 / 2017
樹的幻影1
繪畫藝術 / 2017
樹的幻影2
繪畫藝術 / 2017
樹的幻影3
繪畫藝術 / 2017
樹的幻影4
繪畫藝術 / 2017
艷火
繪畫藝術 / 2017
觀音山
繪畫藝術 / 2017
牆外
繪畫藝術 / 2017
風的擁抱
繪畫藝術 / 2017
上山的路8
繪畫藝術 / 2017
繪畫藝術 / 2017
馬槽橋
繪畫藝術 / 2017
蕉葉
繪畫藝術 / 2017
陽金公路3
繪畫藝術 / 2017
硫磺谷
繪畫藝術 / 2017
小黑
繪畫藝術 / 2017
相思樹
繪畫藝術 / 2017
大雨
繪畫藝術 / 2017
筆筒樹
繪畫藝術 / 2017
藍色盆栽
繪畫藝術 / 2017
五十七號
繪畫藝術 / 2016
砂岩步道
繪畫藝術 / 2016
曼麗夕照
繪畫藝術 / 2016
雪梨歌劇院
繪畫藝術 / 2016
象山的夜
繪畫藝術 / 2016
微光之地
繪畫藝術 / 2016
鐵樹林
繪畫藝術 / 2016
永恆之焰
裝置藝術 / 2016
尋人啟事
裝置藝術 / 2016
皮膚與心
裝置藝術 / 2016
藍色的刺痛的愛
裝置藝術 / 2016
陽光灑落的樹林
繪畫藝術 / 2016
彩色樹林
繪畫藝術 / 2016
刺槐
繪畫藝術 / 2016
青色樹林
繪畫藝術 / 2016
青鳥 個展現場
繪畫藝術 / 2016
Self-Portrait
繪畫藝術 / 2016
觀音山
繪畫藝術 / 2016
模樣
裝置藝術 / 2015
星辰
繪畫藝術 / 2015
洞穴裡的光
繪畫藝術 / 2015
颱風過後
繪畫藝術 / 2015
悲傷的夢 1
繪畫藝術 / 2015
悲傷的夢2
繪畫藝術 / 2015
萬華鏡
裝置藝術 / 2015
A- 柏園
裝置藝術 / 2015
A- 四季
裝置藝術 / 2015
十四行詩
裝置藝術 / 2014
卡洛斯和高路易思
繪畫藝術 / 2014
巷口
繪畫藝術 / 2014
Street life_Seoul
繪畫藝術 / 2014
詩人
繪畫藝術 / 2014
關渡
繪畫藝術 / 2014
海邊的小廟
繪畫藝術 / 2014
雙連
繪畫藝術 / 2014
龍蝦池
繪畫藝術 / 2014
樹林下
繪畫藝術 / 2014
彩虹
繪畫藝術 / 2014
林投
繪畫藝術 / 2014
合歡
繪畫藝術 / 2014
大雨之前
繪畫藝術 / 2014
河面上
繪畫藝術 / 2014
晾乾手套
繪畫藝術 / 2014
草里漁港
繪畫藝術 / 2014
蘋果派
繪畫藝術 / 2014
世界盃
繪畫藝術 / 2013
小牛睡覺
繪畫藝術 / 2013
夜行
繪畫藝術 / 2013
綠洲
繪畫藝術 / 2013
遠方的海
繪畫藝術 / 2012
出火
繪畫藝術 / 2012
二重溪
繪畫藝術 / 2012
大頭皮鞋
繪畫藝術 / 2012
文化里
繪畫藝術 / 2012
枋寮海邊
繪畫藝術 / 2012
陽光普照的地方
裝置藝術 / 2012
蛙鞋
繪畫藝術 / 2012
遠方4
繪畫藝術 / 2011
浴室2011聖誕節
繪畫藝術 / 2011
山脈
繪畫藝術 / 2011
竹圍
繪畫藝術 / 2011
地方10
繪畫藝術 / 2009
極光的海岸樹林
繪畫藝術 /
2021
詮釋者放映計畫之二-神秘之島
鳳甲美術館, 臺北, 臺灣
2021
為了明天的進行式-動態圖層
台北當代藝術館, 臺北, 臺灣
2021
2O21漁光島藝術節
臺南, 臺灣
2021
SMALL.
nca | 日動畫廊當代館, 東京, 日本
2020
YOU ARE ME-共譜新地域
新竹市美術館, 新竹, 臺灣
2020
轉身之藝-從駐村看當代工藝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南投, 臺灣
2020
CADAN:現代美術
寺田倉庫 B&C HALL, 東京, 日本
2020
虛實位移
臺北國際藝術村, 臺北, 臺灣
2019
小說:雙城計畫 Island Tales: Taiwan and Australia
臺北市立美術館, 臺北, 臺灣
2019
Painting From Taiwan
奕來畫廊, 紐約, 美國
2019
花綵列嶼-斷層藝術節
花蓮, 臺灣
2019
同步:現代與當代藝術-宮津大輔x笠間日動美術館收藏展
Kasama Nichido Museum of Art, 日本
2018
歷史變體
TKG+ Projects, 臺北, 臺灣
2018
蘇旺伸與他的青年朋友們
誠品畫廊, 臺北, 臺灣
2018
易地戀
弔詭畫廊, 高雄, 臺灣
2018
又在這裡,又在那裡─2018寶藏巖光節
臺北國際藝術村、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臺北, 臺灣
2018
Art Basel HongKong:LADY DIOR AS SEEN BY
香港會展中心, 香港
2018
CHAOS 混沌劇場
SILVERLENSx安卓藝術, 馬尼拉, 菲律賓
2018
東京藝術博覽會 2018
nca | 東京國際論壇, 東京, 日本
2018
隱藏的時間:北投在地影像採集計畫II
鳳甲美術館, 臺北, 臺灣
2018
2018 臺灣嘉義燈會
嘉義, 臺灣
2017
小場景 small scenes
日動畫廊當代館, 東京, 日本
2017
Harper's Bazaar 15O Years : 穿越150
臺北101, 臺北, 臺灣
2017
非常時期─VT 二十週年小品展暨新書發表
VT Art Salon, 臺北, 臺灣
2017
LADY DIOR AS SEEN BY
臺北101, 臺北, 臺灣
2017
遠行的你
臺北日動畫廊, 臺北, 臺灣
2017
三十
誠品畫廊, 臺北, 臺灣
2017
不可言說的生命印記─媒介考古學
臺藝大有章藝術博物館, 臺北, 臺灣
2017
桃園製造
House Art, 桃園, 臺灣
2016
2016 臺北美術獎
臺北市立美術館, 臺北, 臺灣
2016
2016 臺北雙年展─當下檔案、未來系譜:雙年展新語
臺北市立美術館, 臺北, 臺灣
2016
出門在外的播放清單
VT Art Salon, 臺北, 臺灣
2016
如豆的宇宙
臺北日動畫廊, 臺北, 臺灣
2016
2016 混種現場─國際藝文空間
臺北花博爭豔館, 臺北, 臺灣
2016
青春本心 2016 昌原亞洲藝術節
昌原市立藝術中心, 釜山, 韓國
2015
光譜的稜線
關渡美術館, 臺北, 臺灣
2015
trans_2014-2015: The Features of This Land
秋吉台國際藝術村, 山口縣, 日本
2015
Residency Artist II
Ilju & Seonhwa Foundation, 首爾, 韓國
2015
Art London 15
倫敦, 英國
2015
2015 Art Taipei
臺北, 臺灣
2015
五感交集
駁二藝術特區, 高雄, 臺灣
2014
為什麼不?
臺北國際藝術村, 臺北, 臺灣
2014
Homesick─蕭牧民、彭弈軒、劉致宏作品選
說畫藝術空間, 桃園, 臺灣
2014
Washing The City, Against The Grain
首爾藝術空間_衿川, 首爾, 韓國
2014
Art. Fair_Koln
科隆藝術博覽會, 科隆, 德國
2013
The Room
誠品生活松菸館, 臺北,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