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屋Acid House
酸屋(ACID House),初期又名「酸臭之屋」。2014年在「318太陽花學運」背景下,臺灣社會再度燃起年輕人對於民主參與與對於自由爭取的氛圍,促成一群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不同科系年級的年輕創作者齊聚,以「分租」與「共同經營」的模式,租下位於永和的一棟透天老屋公寓,在客廳聚會、談論創作,形成這群年輕創作者共同生活的共居公寓。「酸屋」來自ACID = Art Can Into Dailyness ,即藝術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精神,藝術可以在藝術家日常居住的場域中實踐,去進行各種藝術實驗與展演活動。「酸屋」由於部分參與的成員在學院時期曾草創「臺灣行動藝術研究社」,延續當時以「行為」(Performance)或「行動」(Action)形式的創作實驗,即時常以游擊各種非法場域進行展演創作。空間成立後,不同於多數藝術空間的靜態展演,「酸屋」以「派對」形式舉辦各種類臨場藝術的展演計畫。2018年後空間正式登記立案,成員歷經改組,由李敏如擔任團長,原先的「臺藝成員」變革為來自不同學院背景與科系的「雜藝團隊」,成員們時常以「酸民」相稱,如成員之一的陳孝齊曾描述:「我們希望透過一種酸的意象,去對我們稱之『文化土壤鹽鹼化』的現象,做出中和作用。」酸屋的「酸民」帶著一種具社會性的批判精神。

2016年由再拒劇團策劃的「公寓聯展」所委託製作的《神遊生活》為酸屋早期代表性的作品,由十一位成員共同參與的創作,在空間中以各種「行為」情境建構方式,讓觀眾穿梭在空間裡。同年,意外收留了日本屋久島舞踏家藤條虫丸,在幾日彼此語言不通的交流下,共同製作了《天然肉體詩在臺灣》舞踏演出。2017年與澳洲聲音藝術組織「液態建築」合作,初次與國外單位洽談藝術進駐,並參與國立臺灣美術館舉辦的「聲音藝術與聆聽經驗臺灣澳洲藝術交流論壇暨現場演出」。2019年受策展人陳永賢委託,企劃「複眼時代-第五屆機動演國際動態媒體藝術節:臨場展演單元」邀請泰國、日本、香港及臺灣多位藝術家發表行為及音像表演作品,於萬華西昌134空間展演。2020年以共學概念出發策畫「鏈反應-展演藝術激力」,由多位年輕藝術家共同發展工作坊及發表創作,最終在中正橋下進行為期兩日的臨場行為發表,來回應中正橋工程改造的環境歷史背景。

2020年受姚瑞中策展人與國立臺灣美術館邀請,「酸屋」參與「禽獸不如-2020臺灣雙年展」的「平行展」,姚瑞中提出展覽向外拓至地方場域的策展概念,邀請了幾間地方藝術空間加入。姚瑞中描述選擇酸屋,即是這群共學的創作者帶著感性直觀的創作方式,不同於過往學院的樣板品味。在「平行展」中由成員陳冠穎擔任「變態路徑」展覽的策畫,探討身體、行為在青年世代為主體的藝文社群場域中的流變及實踐狀態,展覽過程中由年輕藝術家進行一系列的現場性創作發表,亦邀請臺灣幾位重要行為藝術家,瓦旦塢瑪、王墨林、葉子啓、林人中、林鉅等,參與展覽座談或分享個人在行為藝術領域的實踐經驗及其觀念。在「變態路徑」的藝術家座談會中,藝術評論人高千惠描述:「這群1990年代的當代行為藝術家,與早期歷經臺灣80年代戒嚴體制下的行為藝術家專注在政治藝術狀態不同,不同於關注政治,他們『行為』更多是關注於日常裡,人面對社會中的無能。」2021年與華裔德籍策展人蔡青合作,策劃了「淨土-國際行為藝術節」舉辦連續三天於公共場域的「現場」行為展演,並在首日於臺灣師大環境教育所舉辦多元面向的行為藝術論壇會,而因疫情爆發,原邀請的國外藝術家則以「國際行為錄像映演」的方式展出。(文/劉文琪/2021)

參考網路資料:
.變態路徑—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平行展 藝術家座談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x5X63uCqpw)
.純淨的心宿,能動的所在-《淨土國際行為藝術節》,大媒體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BErBwJQ)

參考論文:
.陳孝齊,《酸屋「神遊生活」之展演空間探討》,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2021

研究員訪談:
.訪談 陳孝齊 劉文琪訪談,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