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化中心American Cultural Center
1945年美國於臺灣設立美國新聞處(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Service, USIS,以下簡稱美新處) ,原隸屬於國務院,1953年美國總統艾森豪(Dwight David Eisenhower, 1890-1969)創立美國新聞總署(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 USIA),將海外新聞計畫納入此署。1979年中美斷交後,美新處於該年更名為「美國在台協會文化新聞組」(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Public Diplomacy Section),美新處圖書館改為美國文化中心圖書館。

在二戰後,美國為對抗蘇聯的共產主義,以宣揚美國文化及推崇自由作為方法,圖書館提供大量美國史地、文化、藝術等原文書籍,與錄影帶等資料供大眾閱讀,為使讀者了解美國的文化,並提供學生查閱美國升學資訊,後陸續於臺中、臺南、屏東與高雄設立辦事處,成為影響各地文化發展的重要場所。1958年省議會遷址後,美新處進駐空出的南海路54號,並設立「林肯中心」,定期舉辦文化相關的活動,如電影放映、展覽、音樂欣賞、演講及戲劇等。

在戰後臺海緊張的局勢,國內觀念普遍保守且資訊流通受到嚴格的審查管制下,美新處成為求知若渴的藝文愛好者接觸歐美藝術的重要窗口,且在當時具有相對前衛與創新的意義。1950-60年間,美新處共舉辦了十三場的美國藝術展覽,展出油畫、水彩、攝影、版畫、工藝與設計等不同類型作品,題材包含美國藝術發展、美國風光,及駐臺美國人筆下的臺灣風景。而這段期間,美國國務院曾邀請多位臺灣藝術家至美國參訪,其中包含藍蔭鼎、廖繼春、席德進、王藍等,訪美的行程對他們創作與藝術生涯上亦產生轉變;至70年代以後受邀人士,更擴及藝術媒體經營者與藝術行政人員,他們參訪回國後對歐美藝術思潮的介紹,成為臺灣當時接觸西方藝術資訊的重要管道。

在1972年以前林肯中心採邀請制,該年1月開始開放各界申請展覽,並由藝評家與教授等擔任評審,在商業畫廊的環境下,較具實驗性質的作品缺乏開放性的展出機會,使美新處成為許多年輕藝術家首次發表作品的空間,如陳界仁、高重黎等。但這種「美新處等於前衛」的想像,在陳界仁於1984年10月的個展「告白25展」開展前,由於主辦單位要求撤換作品而被打破。此種以前衛為前提的展覽中,由於制度而遭到改作、撤換作品的問題,及其時序上的相近,經常與北美館的張建富與李再鈐事件做相互參照。(文/陳韋綸/2022)

參考出版品:
.陳曼華,〈新潮之湧:美新處(USIS)美國藝術展覽與臺灣現代藝術〉,《臺灣美術》第109期,臺中:國立台灣美術館,頁27-48,2017.7。

參考論文:
.林怡秀,影像的異域-身體:陳界仁影像作品研究,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2011。
(https://hdl.handle.net/11296/txu3g4)
.陳曼華,藝術與文化政治:戰後台灣藝術的主體形構,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新竹市,2016.5。
(https://www.ntl.edu.tw/public/ntl/4216/陳曼華全文.pdf)

參考網路資料:
.林怡秀,〈專題|戰後台灣藝術的時代印記:南海路54號的美國文化中心〉,典藏藝術網,2018.7 (https://artouch.com/views/content-77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