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空間Alternative Space
臺灣「替代空間」一詞,最早是源自在70年代美國紐約興起的「Alternative Space」。80年代末、90年代初,臺灣藝術發展從鄉土寫實主義轉換到前衛的藝術潮流,當時臺灣美術館與藝術市場仍屬保守,許多從海外留學回國的藝術家紛紛成立「替代空間」。1993年藝術家連德誠在第44期《炎黃雜誌》中發表〈替代空間,替代什麼?〉明確說明「替代空間」概念最初是移植來的詞彙,爾後實踐在臺灣藝術系統發展出不同的特質,有別於西方70年代的替代空間強調藝術體制的反動,臺灣的替代空間非絕對的反商業系統,大多為一個中性的白盒子(White Cube),進行藝術形式的實驗。在當時傳播媒體仍不多元的環境,美術館與藝廊的數量少,「替代空間」也成為當時交換最新藝術資訊的場所。

90年代初期臺灣具代表性的替代空間包含:伊通公園、NO-1、二號公寓(新樂園前身)、高高畫廊、邊陲文化、新生態藝術環境等。這些「替代空間」在當時扮演匯集「人」的重要角色,相對於美術館片斷的展覽,「替代空間」讓作品、創作者、欣賞者之間產生連結,也因這樣的對話創造出一種更多元、無制約的藝術團體,不同於80年代集結的「畫會」團體。(文/劉文琪/2020)

參考網路資料:
.楊家璇,〈主流之外的集結場域─「替代空間」在台灣的早期發展〉
https://aofa.tw/?p=31

參考出版品:
.連德誠,〈替代空間,替代什麼?〉,《炎黃雜誌》44期
.姚瑞中、吳達坤、呂佩怡,《搞空間:亞洲後替代空間》,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