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二藝術特區The Pier-2 Art Center
「駁二藝術特區」(以下簡稱「駁二」)位於高雄鹽埕區港口旁,是廢棄倉庫改建而成的藝文展演空間。2000年雙十節國慶煙火第一次移師高雄,市政府團隊為尋找適合的地點,而發掘了沈寂已久的港區倉庫群。隔年,由橫跨表演與視覺藝術領域的南部藝文界人士成立「駁二藝術發展協會」,催生「駁二藝術特區」作為南部人文藝術發展的基地。發起的成員有劉富美、黃由美、張秀如、林熺俊、陳明暉、李仁傑、李俊賢、洪根深、陳建明、蘇志徹、盧明德、許一男與陳水財等人。「閒置空間再利用」議題於1997年「華山藝文特區」爭取運動中被觸動,隨後政府推動相關政策,「駁二藝術發展協會」的提案因此獲得文建會(現為文化部)極高評價與經費支持。2002年2月「駁二」正式對外開放,在一邊整建的同時,進行著藝術展演以及駐村計畫。
2003年市政府擬將「駁二」政策導向委外經營,並自負盈虧,在資源短缺的情況下,「駁二藝術發展協會」決定放棄第二期的營運權。2004年轉交樹德科技大學參與駁二的營運管理,在設計學院院長翁英惠主持下,「駁二」被賦予成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目標。工作坊以及市集的舉行,使駁二開創南部文創市集的先例。2005年樹德科技大學合約即將到期之際,「駁二」始終得不到民眾廣泛的迴響,引發廢存討論。「駁二藝術發展協會」前理事長劉富美向當時的代理市長葉菊蘭請命保留「駁二」,市政府因而宣布結束駁二的委外經營模式,由高雄市文化局接手管理。2008年隨著高雄捷運橘線通車,以及史哲上任高雄市文化局局長,「駁二」進入較為穩定發展的階段。
「駁二」倉庫、鐵道以及港口連成一體的建築結構,源自於1900年代日治時期所開發的產業運輸系統,當時興建於高雄港第三渠道旁的倉庫群,是作為貨物裝卸、接駁之用,「駁二」因此得名。二戰後重建的高雄港,貨櫃取代了散裝貨物,碼頭旁的倉庫群喪失接駁貨物的功能,被附近業者拿來堆放五金材料。大五金業是戰後高雄鹽埕新興的行業,二戰剛結束時,高雄港灣內的沈船廢艦高達178艘,政府鼓勵民間共同參與清港、拆船的工作。1960年代拆船業成為高雄最重要的產業之一,不僅是臺灣鋼鐵工業的前身,拆船後留下的廢鐵、鋼材、大型零件,更帶動附近大五金機械聚落形成。雖然這些產業在今天都已式微,周遭凌亂的環境更被斥為妨礙市容,空間轉型後的「駁二」,仍將鋼鐵、機械、五金等元素,凸顯為港都文化與歷史重要的特色。
2008年高雄市政府養工處開始拆除「駁二」附近違章,文化局則推動「大五金藝術造街」,邀請賴芳玉、曾婉婷、呂沐芢、張心丕、劉丁讚、梁任宏等在地藝術家,以過去大五金拆船為創作元素,結合當地居民與文史工作者,將藝術帶進生活現場。自2002年開始舉辦的高雄國際鋼雕藝術節,2004年、2010年都曾選擇「駁二」為場地,2012年再次回到「駁二」,主題為「全民大戀鋼」由劉柏村策展,是歷屆規模最盛大的一次。不同於以往的展出,改採現場創作營的方式,邀請國內外16組藝術家共同創作,並開放民眾觀看現場創作的過程。創作營歷經了2個多月,完成的作品直接設置於「駁二」鐵道文化園區內,形成鋼雕公園的新景觀。此外,「駁二」相繼於2013、2015年開始舉辦每年一次的「高雄藝術博覽會」以及「漾藝術博覽會」,帶動了2013年以前停滯多時的南部藝術市場再次活絡起來。(文/楊傑懷/2020)
參考出版品:
.駁二營運中心,《駁二藝術特區:關於那些年的那些事》,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