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公園IT Park
「伊通公園」1988年成立於伊通街,主要創始成員為莊普、陳慧嶠、黃文浩等三位藝術家與攝影師劉慶堂,為臺灣在九零年代初期 「另類空間」的重要代表。陳慧嶠、黃文浩、劉慶堂在賴純純與莊普的「SOCA工作室」認識、學習,1987年「SOCA工作室」結束營運後,他們另外成立了「伊通公園」延續「SOCA工作室」,以沙龍吧台的形式邀集藝術家、作家、詩人、評論人等各領域的人士參與聊天、座談。

八零年代末,當時臺灣社會正處於解嚴開放的氛圍,一批剛回國的年輕藝術家帶回當代藝術、實驗性藝術的風潮。「伊通公園」早期主要受到林壽宇歸國帶回的低限主義影響,引領一種觀念藝術與裝置實驗為主的西方當代藝術風潮。雖然在九零年代本土論戰中,伊通也連帶被批評為過度形式、西化,「伊通公園」仍是早期許多國外學成海歸國的藝術家實驗展覽及聚集的重要空間,如湯皇珍、袁廣鳴、吳瑪悧、謝德慶、陳愷璜等人。空間沒有嚴謹如畫廊的制度,經費也多是自籌,直至2000年後才開始申請政府補助。空間主要營運者陳慧嶠表示「藝術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自由體,我們不想參與任何體制。伊通公園提供的就是一個自由的空間,我們重點以藝術家為主,藝術家自身才華就會引出討論。」

「伊通公園」從八零年代至九零年代,歷經最早歐美當代藝術與論述進入臺灣的歷程。在2000年臺灣當代藝術蓬勃昌盛時期,成為許多歐美、香港與中國地區藝文人士來台必造訪的藝術空間之一,而在國際交流上亦與葛蘭菲迪酒廠長期合作,每年推出一位藝術家前往駐村。2018年「伊通公園」因營運危機而歇息,2019年以新的經營方向重新開啟,目前由莊普、劉慶堂繼續經營。2019年8月由莊普策畫展覽「自成徑-臺灣境派藝術」,重整臺灣從1980年代開始的藝術家創作脈絡,也為30年的「伊通公園」整理出空間新定位的經營註腳。(文/劉文琪/2019)
 
 
參考網路資料:
.「自成徑-臺灣境派藝術」,非池中
(https://artemperor.tw/tidbits/8288)
.伊通公園13屆紀錄片
(https://youtu.be/vWfReT-5LDE)

參考論文:
.邱尹琳 ,《另類空間在臺灣前衛藝術發展過程中的角色以伊通公園為例 》,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2015

研究員訪談:
.劉慶堂、陳慧嶠口述,劉文琪、楊傑懷訪談, 2019.7/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