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Venice Biennial Taiwan Pavilion
臺灣於1995年首度加入威尼斯雙年展國家館行列,並選定普里奇歐尼宮為場地。後因中國加入並施壓,迫使臺灣被移除於國家館名單之外,2003年後只得以「臺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名義申請平行展,雖然不再是國家館,但各界仍習慣以「臺灣館」稱之。

在艱困的外交環境中,「臺灣館」成立之初所負擔的政治任務比藝術內涵更受人矚目。1995年至2001年四屆皆致力於凸顯臺灣印象,對於臺灣內部產生一種號召民族主義的作用。2003年是「臺灣館」形象的轉捩點,林書民策劃的「心感地帶」脫離異國情調,反映臺灣在全球化下的轉變狀態。

2003年至2013年之間,「臺灣館」呈現了臺灣在國際上不確定的身份、邊緣的處境,如王嘉驥策劃的「自由的幻象」(2005)、林宏璋策劃的「非域之境」(2007)。另外,政治或經濟的轉變也影響「臺灣館」的動向,如2009年北美館雙年展與國際計畫辦公室自行策劃的「外交」遭受藝術界強烈抨擊是對臺灣當代藝術進行「宏觀調控」。2011年鄭慧華策劃的「聽見,以及那些未被聽見的-台灣社會聲音圖景」回歸藝術層面,揭露社會底層的處境。2013年呂岱如策劃的「這不是一座台灣館」直接挑戰了「臺灣館」的意識形態問題。

隨著「這不是一座台灣館」引起的藝術家國籍爭議,社群媒體上爆發一連串關於「臺灣館」長期以來行政程序、資源分配等問題的批評聲浪,北美館因此召開公開的討論會,促使「臺灣館」進入轉型階段。2015年取代過去策展案徵件以及聯展形式,首度嘗試單一藝術家參與威尼斯雙年展,推出「吳天章:別說再見」,並至今(2019年)維持此形式。(文/楊傑懷/2019)
 
 
參考出版品:
.高子衿主編,〈一顆遲到的炸彈——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評審爭議特別報導〉,《典藏今藝術》244期,2013.01。
.呂佩怡,〈國家館的慾望之翼——威尼斯雙年展中的『台灣館』與(中國)香港館〉,《2013 亞洲藝術學術論壇 DELTAIII 亞洲生活手勢:手勢作為方法論文集》,頁87-102,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博士班,2013。

參考網路資料:
.「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臺北市立美術館
(https://www.tfam.museum/Exhibition/ExhibitionTheme.aspx?id=4&ddlLang=zh-tw)
.陶亞倫,〈宏觀調控下的台灣當代藝術〉,伊通公園
(http://www.itpark.com.tw/artist/essays_data/149/494/132)
.王儀君,〈一場註定拿不到金牌的藝術奧運,蛻變中的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報導者
(https://www.twreporter.org/a/2017-venice-biennale-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