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聲祭(2007-)
「失聲祭」是臺灣一個聲音藝術展演平臺,一開始是每一個月舉辦一次的表演活動,2013年在新舊交接的轉型之後,朝向機構化的模式經營。「失聲祭」在聲音藝術團體「i/O Lab」的策劃之下誕生,該團體在2005年由姚仲涵、王仲堃、張永達組成,之後陸續加入葉廷皓、王連晟與黃鐘瑩等成員。他們開始構想「失聲祭」,是認為當時臺灣缺乏聲音藝術專門的展演平臺,大部分的聲音藝術表演僅附屬於大型展覽或藝術節,這也是「失聲祭」名稱的由來,標示臺灣聲音藝術不被重視的「失聲」狀態。2007年起,姚仲涵擔任第一代「失聲祭」主理人,後來的主理人分別是2008年葉廷皓、2009至2010年王連晟、2010至2012年姚仲涵再度回任,2013年直到現在的主理人為賴宗昀。
2007年7月起,「失聲祭」以南海藝廊作為主要場地,設定每個月一場、一場兩組藝術家演出的規則。最初邀請的藝術家多為臺灣本土的年輕創作者,後期也吸引國外藝術家前來交流。密集的演出呈現了臺灣聲音創作的真實樣貌,正如同「失聲祭」宣言式的標語——「臺灣最道地的聲音快炒」,至今仍是臺灣辦過的場次最多、參與過的藝術家最多的聲音藝術活動。2012年,場地移至臺北數位藝術中心旁的「噪咖」,同年新增「駐祭計畫」,著重藝術家之間的對話與跨領域合作。
2011年開始,「失聲祭」於每次表演活動邀請不同的藝評人前來觀看,並為表演書寫評論或報導,同時也拍攝表演紀錄、藝術家訪談等影片,這些資料最後都發表於「失聲祭」網站,使「失聲祭」不是表演完就結束,而是持續醞釀一股推動聲音藝術發展的能量。這種帶有學術與檔案性質的作法,顯示了當時的「失聲祭」成員期望在臺灣建立一種屬於「聲音」的藝術門類的企圖——2000至2010年期間,關於「聲音」的討論才剛開始在學院中萌芽。「失聲祭」成員正是在此期間進入學院,並受到臺灣早期的噪音藝術家——王福瑞、姚大鈞等人的啟發,然而在此之前90年代的噪音創作仍只屬於地下、非主流的場景。因此,在聲音藝術學術化,以及培養聲音創作者的過程,「失聲祭」確實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016年1月「失聲祭」舉辦第100回演出之後進入轉型期,結束8年以來每個月舉辦一場的活動模式。2014年開始的「域外音」計畫成為後來「失聲祭」的主軸,此一計畫是以城市為單位,每年邀請亞洲、歐洲等各城市的聲音藝術家、團體、機構來臺交流,也策劃臺灣藝術家的海外巡演。從此「失聲祭」轉型為聲音藝術策劃機構,不定期在不同的展演空間或藝術節,以游擊的方式策劃主題式的聲音活動,同時也舉辦聲音相關技術的課程和工作坊。(文/楊傑懷/2019;訪談諮詢/賴宗昀)
參考出版品:
.馮馨,〈臺灣最道地的聲音快炒——失聲祭〉,《造音翻土:戰後臺灣聲響文化的探索》,何東洪、鄭慧華、羅悅全主編,立方文化與遠足文化聯合出版,2015。
.羅悅全,〈臺灣聲響藝術重要活動、團隊與專業名詞〉,《噪集:臺灣聲響藝術家選集》,鄧富權主編,書林出版,2018。
參考網路資料:
.失聲祭網站(https://lsf-taiwan.blogspot.com)
.〈失聲祭〉,聲軌——臺灣現代聲響文化資料庫(http://soundtraces.tw/space-performance/失聲祭/)
相關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