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Archive
檔案(2016)

今日對於檔案的討論多從法國哲學家德希達(Jacques Derrida,1930-2004)1995年的著作《檔案熱》(Archive Fever)開始。在書中,作者透過檔案(archive)的字源arkhe,從檔案背後的權力關係,重新理解「檔案」的概念;藝評家哈爾‧福斯特(Hal Foster,1955-)以檔案衝動(Archival impulse)來形容檔案藝術(archival art)的內部推動力。而在中文語境中,曾經以「文獻」翻譯這個概念,如2000年於香港成立的「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 Art Archive)。

2016年台北雙年展的策展人柯琳‧狄瑟涵(Corinne Diserens),在北美館《現代美術》雜誌的專訪中,提及檔案的啟動雖然引發了歷史與當下透過回顧、展望及知識論在方法上的連結,並涉及歷史、文化生產、建檔和記憶模式、解讀與運用間可能的援用關係,但檔案同時也是生產的成果,出現在藝術實踐的過程中。當作品因限時限地或被毀壞等因素無法展示時,檔案有時會代替作品出現,這也引發了檔案的拜物化問題。在同一期的雙年展特輯中,藝術與電影評論人徐明瀚,則透過檔案的希臘原文arkheion,在律法執行、建檔與機構化的系列意涵,提點出「檔案演繹」是否有可能是檔案(庫)形式再度操演的疑慮。

「啟示錄:台灣錄像藝術創世紀」一展的策展人孫松榮提及了臺灣錄像藝術檔案的匱乏,需要先透過「轉向檔案」,在具備物質材料與歷史脈絡的實質條件後,才有辦法實踐「檔案轉向」。在一些藝術檔案基礎建置的討論當中,雖90年代開始便陸續有相關研究出版,如1992年由藝術家出版社出版的《臺灣美術全集》、1999年由時任省美館館長倪再沁與藝術家出版社合作出版的《臺灣美術評論全集》、文建會於2003-2004年出版的《臺灣當代美術大系》與《臺灣現代美術大系》等,但因現實條件的限制,尚待更完備的實踐模式。

認知到因為歷史意識缺乏所引起的檔案空缺,成為臺灣在「檔案」實踐案例當中重要的引子,如藝術家姚瑞中有感於研究者經常套用西方理論,是因為台灣藝術史缺乏第一手資料,所建立起的私人檔案庫;伊通公園創始成員陳慧嶠所規劃的線上資料庫「伊通公園」網站,由呂佩怡主編的《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一書等。此外,藝術家透過自我檔案的生產,以虛構的方式填補空缺,也形成了對於殖民者歷史裡國家機構檔案的批判力量。相關作品有葉偉立的《骨董級垃圾研發公司》、劉致宏的《聲音地誌》…等。(文/李奎壁 / 2021)

參考出版品:
.莊偉慈,〈歷史中的檔案幽靈–許家維與其影像敘事〉,藝術家,531期,頁158-163,2019.8。
.蔣伯欣,〈重建臺灣藝術史:從藝術檔案的基礎建置做起〉,台南美術,6期,頁16-25,2017.8。
.孫松榮,〈轉向檔案–從在地到跨地錄像藝術研究的自我方法化〉,藝術家,505期,頁178-181,2017.6。
.現代美術編輯部,〈策展人柯琳‧狄瑟涵專訪〉,現代美術,183期,頁7-24,2016.12。
.徐明瀚,〈檔案演繹,惡病起疹:「當下檔案‧未來系譜」的徵候閱讀〉,現代美術,183期,頁25-34,2016.12。
.郭文華,〈預知檔案記事:一個觀展者的雙年展考古〉,現代美術,183期,頁50-61,2016.12。
.賴依欣,〈面對真實的檔案國度〉,現代美術,181期,頁24-34,2016.6。
.林怡秀,〈當代藝術檔案的拾穗者-從物件到雲端〉,現代美術,163期,頁14-234,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