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誌轉向ethnographic turn
民族誌轉向(2015)

在〈當代藝術,民族誌者羨妒及其危險〉一文中,作者龔卓軍以〈論民族誌超現實主義〉(On Ethnographic Surrealism,1981)一文所引起的討論作為例子,該文作者詹姆士‧克里夫(James Clifford,1945-)在民族誌、藝術與文學的討論中展開對於人類學限制的批評,同時也引起了社會學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的疑慮,認為在這之中的社會關係被過度簡化。人類學家林徐達的著作《詮釋人類學:民族誌閱讀與書寫的交互評註》(2015)裡,特別將〈藝術家作為民族誌者〉獨立為章節名稱。他認為,當代藝術中與田野調查的方法結合,同時賦予了藝術「在地文化的重構」的意義,在另外一篇文章〈藝術,在田野之中—田野調查、當代藝術創作,與人類學?〉中,他指出「[……]藝術生產過程中透過民族誌式田野調查方式,維持具深度(與創意)的在地獨特性,同時得以避免過於快速受到全球化整合與收編的結果[……]」。

臺灣自2000年肇始,藝術家們便有不同類型的田野及民族誌實踐方式,或經由特定族群、地景、事件或文化儀式的關注,以記錄留存或半虛構的方式,透過自我反身性、視覺作品化與再現性思維處理當中複雜的關係,如:涂維政的《卜湳文明遺跡》、姚瑞中與「LSD失落社會檔案室」合作的「海市蜃樓」蚊子館踏查計畫、以及蘇育賢的《花山牆》等。《花山牆》在2014年第十二屆台新獎時引起廣泛的迴響,隔年,策展人與藝評人龔卓軍在《藝術家》雜誌的關鍵字討論中,提出「田野」與「民族誌轉向」的討論,並且在2019年《藝術家》雜誌的專題「藝術家的田野技藝」裡,藉由李俊賢的「台灣計畫」,將與藝術家個人生命經歷緊密結合的田野歷程納入,以「碎形田野」、「二度田野」、「軟性田野」的稱呼來形容發生在當代藝術中,與創作者生命緊密關聯的實踐方法,「[……]當代藝術的田野技藝,本身就是一種藝術態度、高度與長度的考驗,若誤把田野調查概念化,進行工具化的淺薄操作,或許真正難耐的是:生命的長考。」

與創作過程緊密結合的書寫,也反映了民族誌轉向中的多樣化面貌,如:姚瑞中的《廢島:台灣離島廢墟浪遊》(2009)、黃博志《藍色皮膚:老媽的故事》(2013)、高俊宏的《諸眾:東亞藝術佔領行動》、《小說:台灣籍日本兵張正光與我》、《陀螺:創作與讓生》等。(文/李奎壁/2021)

參考出版品:
.龔卓軍,〈碎形田野.二度田野.軟性田野–再論藝術家做為民族誌者〉,《藝術家》,531期,頁116-121,2019.8。
.林徐達,〈藝術,在田野之中–田野調查、當代藝術創作,與人類學〉,《藝術家》,531期,頁122-127,2019.8。
.李橋河,〈很難說是不是田野,那就是生活–專訪攝影藝術家陳伯義〉,《藝術家》,531期,頁134-139,2019.8。
.許楚君,〈遁入差異的身體練習–郭俞平的(非)田野與自身〉,《藝術家》,531期,頁146-151,2019.8。
.曾涵生,〈反身民族誌:田野與再現中的政治實踐〉,《藝術觀點》,74期,頁40-48,2018.5。
.王聖閎,〈紀實如何轉向虛構,或再復返?–2016年臺灣當代藝術的一個切面觀察〉,《藝術家》,500期,頁154-157,2017.1。
.龔卓軍,〈當代藝術,民族誌者羨妒及其危險〉,《藝術家》,483期,頁138-143,2015.8。
.邱俊達,〈面對田野失落的「場造藝術」〉,《藝術觀點》,62期,頁142-145,2015.4。

參考網路資料:
.王聖閎,〈田野調查,一個當代藝術實踐方法論的初步探問〉
(http://www.itpark.com.tw/columnist/curator/633/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