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藝術(1987-)
孫立銓在〈美術創作中的「臺灣版圖」–談台灣的政治性藝術〉中提到政治藝術「[…]以藝術的身分,將國家、族群、社會、歷史、文化等議題的轉變,及對社會環境的觀察,以個人的藝術理念與藝術語彙,來檢視或面對藝術家所面對的大我客體[…」」。石瑞仁在〈熱眼看政治,冷眼看藝術—從「台灣政治藝術展」的兩種創作實例談起〉中,認為政治藝術在台灣的興起與1987年的解嚴相關,政治藝術的定義廣闊,「[…]凡是牽涉到現實問題的揭發,意在傳達某種立場見解的藝術創作[…]」,都可以含括在內。林志明在〈新政治藝術的出路〉一文中,借用法國藝術史學者與評論家多明尼克・巴給(Dominique Baque)在《邁向一種新的政治藝術:由當代藝術到紀錄形式》的說法,認為藝術家對於真實與記錄的著重,「[…]其整體的意義則在於政治性藝術重新得到了施展的空間和形式。」
政治藝術通常直接反映了藝術家所處的政治現實,在陳泰松2007年〈邊境詩學的政治性在台灣〉這篇文章中,對於林宏璋在第52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非域之境」展覽中所提及的「非國家性的國家」的概念做出回應,認為政治性藝術在臺灣從未缺席,而是以另外一種更不易為人所察覺的形式出現。只是因為藝術家受限於國家主體性的困境,轉而以符號化的形式作為表達方式,卻困在難以深入窘境裡。同年,在典藏今藝術三月份的專題「頓挫藝術在台灣」裡,陳泰松另外一篇文章〈政治藝術在台灣的(不)缺席:犧牲大他,完成小他!〉也提及了當時藝術家在面對政治現實的無可作為後,以擬仿、裝死混入體制,伺機擾動的策略。
在徐文瑞與瓦希夫‧寇東(Vasif Kortun)共同策畫的「2008台北雙年展」關注於疆界、遷移、對抗、非正式的政治、都會轉型等議題,並與德國的「戰爭辭典」 (Dictionary of War)合作舉辦論壇,邀請藝術家、科學家、社會運動者共同探討發生在當下的衝突與權力競逐。由林宏璋與提達‧佐赫德(Tirdad Zolghadr)共同策畫的「2010台北雙年展」則指出了政治藝術與「藝術的政治性」的不同,認為政治藝術指向藝術的內容、功用與人民關係,而藝術的政治性「[…]指向藝術的內部,顯示藝術的製造、消費及流通模式。[…]是藝術本身如何構造自身的方式,[…]」。
政治藝術所形成的大量討論與議題轉向,也引起了反思,在陳蕉的〈政治藝術熱現象反思〉中,認為帶有依附於訊息系統的形式,使位於意義系統之外的前語言經驗可能因此受到抹消;林志明則指出了政治藝術的兩難「[…]一方面,他們總會在特定時刻面臨黨要求為其服務的召喚;另一方面,如維持其純粹性,則革命的藝術祇能是革命性的藝術,遠離群眾而無法改造現實。」(文/李奎壁/2021)
參考出版品:
.陳蕉,〈政治藝術熱現象反思〉,藝術家,436期,頁168-171,2011.9。
.陳泰松,〈邊境詩學的政治性在台灣〉,張芳薇主編,《第52屆威尼斯雙年展:藝術現在式—知覺思考,心智感受;台灣館-非域之境》,臺北市立北美館,2007。
.陳泰松,〈政治藝術在台灣的(不)缺席:犧牲大他,完成小他!〉,典藏今藝術,174期,頁134-137,2007.3。
.林志明,〈新政治藝術的出路〉,新新聞,931期,頁104-105,2005.1。
.石瑞仁,〈熱眼看政治,冷眼看藝術—從「台灣政治藝術展」的兩種創作實例談起〉,藝術家,327期,頁406-409,2002.8。
.孫立銓,〈美術創作中的「臺灣版圖」–談台灣的政治性藝術〉,炎黃藝術,第82期,頁88-91,1996.11。
參考網路資料:
.〈2010臺北雙年展展覽論述〉,2010臺北雙年展網站(https://www.taipeibiennial.org/2010/index.html)
.〈2008臺北雙年展國際論壇:戰爭辭典〉,2008臺北雙年展網站(https://www.taipeibiennial.org/2008/?ddlLang=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