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藝術主體性論戰The Subjectivity of Taiwanese Art
臺灣藝術主體性論戰(1991-1993)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臺灣面臨一連串社會、政治的變革,以及全球化經濟的挑戰,激發臺灣本土意識的興起。1991年《雄獅美術》雜誌開啟了為期22個月的臺灣藝術在地化論戰,參與的藝文界人士一方面對過去主流的論述意識提出質疑,一方面反思在地化的未來。此一系列文章後來由葉玉靜集結成《臺灣美術中的臺灣意識》(1994)一書。

論戰於1991年4月《雄獅美術》第242期倪再沁發表〈西方美術・台灣製造–台灣現代美術的批判〉一文引起,文章對臺灣藝術發展長年依賴西方思潮提出批判,倪再沁在文中提到:「作為一個遠離歐美主流文化以外的邊緣地區文化,臺灣美術難免要接受西潮的灌溉,這原是無可厚非的,但由於近代臺灣歷史所具有的不安定性,使文化藝術難以建立深厚的力量;另一方面也由於臺灣長時期過度依賴美日而缺乏自信,因此,所有橫向移植過來的美術思潮都無法在臺灣深耕。由於上述之不安定性和缺乏自信,臺灣現代美術便具備了所謂的虛無性格。」1993年2月第264期,林惺嶽發表〈美術本土化的釋疑及伸論〉一文之後論戰終止,林惺嶽文中指出藝術難以回應社會群眾的現實困境與無法自絕於歷史的社會責任,然而只有自身的實踐才最深刻。創作者需以自身主體為中心,古今中外的所有流派應是中性的,與創作者維持距離。

論戰所引申出的議題涵蓋了在地化迷思的本源探討以及哲學上的主客體辯證,如臺灣藝術史觀的重建、臺灣意識的指涉、現代與後現代主義的分際等等,為在地化論述開啟了未定的空間,對於臺灣當代藝術往後的發展有積極深刻的影響。1996年臺北市立美術館開辦首屆策展型雙年展「臺灣藝術主體性」,也是唯一一屆只展出臺灣藝術家作品的臺北雙年展,「主體性問題」顯現為一個揉雜著藝評論述與藝術實踐的綜合體。簡子傑在相關的評論中提到:此時「主體性問題」背景有著相當的複雜性,一方面它是和政治相關的活動–首度入主直轄市的在野政黨,其文化政策負載著改革期望,而以臺北市立美術館從過往的競賽性質展覽轉型為主題策展的過程而言,此屆雙年展有其進步的象徵意義。相對於過往偏重於中國中心論的現代美術歷史,「臺灣藝術主體性」亦可視為文化活動的轉型正義實踐。另一方面,它是臺灣藝術世界經歷體制化的過程–當90年代初期藝術市場興起,瞬間湧現著新生的藝術媒體及展覽機構,市場和各式藝術表現的爆發一同鑄造出樂觀的論述榮景,然而當「臺灣藝術主體性」最終演變為臺灣境內多元化藝術創作的全貌,伴隨因為全球化帶來的多元主義、後現代主義,「主體性問題」顯示出一個過去隸屬邊緣的當代藝術社群與新興的政治體制一拍即合的奇特場域。(文/楊傑懷/2020)

參考出版品:
.葉玉靜主編,《臺灣美術中的臺灣意識》,雄獅美術,1994。
.李玉玲主編,《1996雙年展:臺灣藝術主體性》,臺北市立美術館,1996。
.簡子傑,〈何為「臺灣藝術主體性」?– 1996臺北雙年展「臺灣藝術主體性」的批評論述〉,《臺灣美術學刊》,2008.09。
.謝慧青,〈當代藝術中的臺灣意識:從文化全球化與在地觀點看臺灣近二十年的美術發展〉,《美育雙月刊》,2010.05。

參考網路資料:
.〈臺灣藝術主體性論戰〉,臺灣大百科全書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410)
.〈臺灣美術主體性〉,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臺灣美術主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