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島當代藝術計畫Art in the Contemporary Pacific
南島當代藝術計畫(2007-2009)
「南島當代藝術計畫」是2007年至2009年李俊賢擔任高雄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高美館」)館長期間,所推動的一系列長期計畫。高美館鄰近臺灣原住民社群分佈廣泛的屏東、臺東地區,與原住民藝術家在交流互動上一直很密切,且由於具備較寬敞的空間,雕塑一直是高美館主要的典藏項目之一,而此典藏策略和南島語族較熟悉、擅長的立體創作不謀而合。基於強化高美館營運特色、開展臺灣當代藝術朝向多元化、在全球化浪潮下確立臺灣在國際社會上的角色等理由,「南島當代藝術計畫」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就此展開。作為藝術家、藝評人的李俊賢經歷90年代的「三支筆」、「高雄黑畫」、「臺灣計畫」、「魚刺客」到「新臺灣壁畫隊」一路的藝術實踐,逐步以高雄的在地文化美學脈絡,詮釋有別於臺北的「南方」風貌,影響了南臺灣藝術家自主意識的抬頭。綜觀高美館的展覽史,2017年徐文瑞在高美館策畫的「南方:問與聽的藝術」嘗試建構以南方作為一種主體的美學,進而延伸出一系列「大南方史觀」的討論,而「南島當代藝術計畫」即被可視為整個「南方」論述的前導。
緊隨在本土化運動之後,臺灣原住民運動亦在1980年代中期展開,由於臺灣原住民在語言人類學上屬於廣泛的南島語族(Austronesian),一種關於「南島」的歧義於是進入了臺灣人想像「南方」的語境中,同時也使得自1970年代以來一直處於國際孤兒地位的臺灣,找到一個將「南島」作為身份認同,擠身太平洋地緣政治的契機,頓時之間,以「南島語族臺灣起源說」為基礎的南島論述蔚為風潮。1996年李俊賢與蕭瓊瑞、蔡宏明、路況、謝東山、羅智成等人共同策劃的首屆臺北雙年展「臺灣藝術主體性」,邀請多位原住民藝術家參展,亦在論述中對原住民傳統文化與歷史有所參照,可以看出「南島」在建立臺灣文化主體過程中的重要性。
「南島當代藝術計畫」3年的計畫包含3檔國際交流展覽、19位南島區域藝術家交換駐村、44件原住民當代藝術作品典藏,同時建置以原住民藝術為核心的線上藝術資料庫、營造南島文化場域與工作坊、籌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等活動,整項計畫對於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的發展具有深刻的意義。而高美館亦於李俊賢館長卸任後,持續推動「南島當代藝術發展計畫」相關展覽、典藏、駐村與研討會活動的舉辦。(文/楊傑懷/2020)
參考出版品:
.李玉玲主編,《1996雙年展:臺灣藝術主體性》,臺北市立美術館,1996。
.李俊賢,〈南島啊!南島:高美館策辦南島語族當代藝術系列之目的〉,《藝術認證》雙月刊,2006.06。
.李俊賢,〈當代南島文化多樣─南島文化場域〉,《藝術認證》雙月刊,2007.02。
.李俊賢主編,《超越時光・跨越大洋-南島當代藝術》,高雄市立美術館,2007。
.王力之主編,《島嶼跫音:臺灣南島當代藝術側記》,高雄市立美術館,2018。
.林育世,〈南方性?離散意識與認同生產中的新南方〉,《藝術觀點ACT》77期,2019.04。
參考網路資料:
.徐文瑞策展,「南方-問與聽的藝術」展覽論述,高雄市立美術館(https://www.kmfa.gov.tw/ExhibitionDetailC001100.aspx?Cond=ea9be6ca-dc9b-4231-8576-87a50c74fa91)
.〈南島語系當代藝術發展計畫〉,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南島語系當代藝術發展計畫)
相關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