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s
關係美學(2000-)
關係美學一詞由法國評論家兼策展人尼可拉.布希歐提出。他認為,關係美學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應該包含了「一系列的藝術實踐,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及其社會環境作為理論與實踐的出發點」、「藝術就是一種會面狀態」、「藝術的作用不再是形成虛構或烏托邦式的現實,而是實際上成為現實的生活與行為指引。」。
臺灣對於關係美學的討論約從2002年開始,在由尼可拉.布希歐擔任策展人的台北雙年展「劇烈加速度:藝術在『人類世』」(2014),與藝術家李明維的個展「李明維與他的關係」(2015)前後達到高峰。
《關係美學》一書於1998年出版,英文版在4年後問世,2004年英國藝評克萊兒.畢莎普發表了〈對抗與關係美學〉一文,批判關係美學當中過於強調社群作為一和諧的主體,而忽略了社群運作當中的妥協與衝突。面對批評,尼可拉.布希歐在2009年出版的著作《根莖植物》中提出回應。他認為,關係美學的作品形式,並非單純直接地援引社會關係到作品當中,而是對於當代社會關係形式的處理,並且在作品當中面對政治及倫理議題。在馬庫斯.米森2010年出版的《參與的惡夢》裡,他借用政治學的概念, 轉引佛羅倫.史耐德的〈協力:諸眾的黑暗場域〉探討衝突性的參與概念:「協力」(collaboration),擴延了前述的討論:「與合作(cooperation)相比,協力(collaboration)的原因是複雜的現實,而非對於共同處境和共同性的浪漫想像。這是一個矛盾的過程,由互相影響的各個參與者之間一系列矛盾的關係所構成。」。
關係美學的作品經常帶著合作的(collaborative)、參與性的(participatory)、對話性的(dialogic)等特質出現,如李明維的《睡寢計畫》(2003)、《晚餐計畫》(1998)以及黃博志的《生產線–中國製造&台灣製造》(2014)等。近年來,隨著在地議題的關注與田野調查方法的廣泛使用,關係美學的討論接續了在地的關係文化,如展覽「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2017)、台灣美術雙年展「野根莖」(2018)及亞洲藝術雙年展「來自山與海的異人」(2019)等。(文 / 李奎壁/2020)
參考出版品:
.尼可拉.布希歐,《關係美學》,黃建宏譯,金城出版社,2013。
.尼可拉.布希歐,《後製品》,熊雯曦譯,金城出版社,2014。
.馬庫斯.米森,《參與的惡夢》,翁子健譯,金城出版社,2012。
.葉宇萱、張鐵志,〈從交陪境到野根莖:龔卓軍談當代藝術與民俗信仰的往返〉,《新活水雜誌》,第八期,2018.11.03
.克萊兒.畢莎普, 〈對立主義及關係美學〉“Antagonism and Relational Aesthetics”, October, no.110, fall 2004, p.51-79.
參考網路資料:
.尼可拉.布希歐,台北雙年展「劇烈加速度」策展專文,2014。(https://www.tfam.museum/Exhibition/Exhibition_page.aspx?id=511&ddlLang=zh-tw)
相關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