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與東南亞當代藝術交流Contemporary Art Exchange between Taiwan and Southeast Asia
臺灣與東南亞當代藝術交流(2012-)

日治時期由於帝國主義的擴張,臺灣成為日本南進政策裡重要的東南亞及南太平洋學科研究地。1950年代藝術家開始以公費出國的方式考察東南亞,如郭雪湖、楊三郎、馬白水等。1960年代李錫奇、楊英風曾赴菲律賓交流,劉其偉也曾以參與越戰的工程師身份赴中南半島,並發展出重要系列作《中南半島一頁史詩》。直到1997年由「台北縣美展」轉制的展覽「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前,多屬藝術家與藝術家間的交流網絡。

「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由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共同承辦,分別在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臺北縣立文化中心、伊通公園與竹圍工作室展出。策展人石瑞仁延續了台北縣美展以淡水河為中心的發展方向,以河流在文明間的共通性作為亞洲文化交流的比喻,邀請來自香港、日本、越南、泰國、菲律賓的藝術家與在地藝術社群共同進行展演。同時期,由於東南亞移工的引入與跨國婚姻的引介,臺灣人口結構的轉變連帶著新的社會矛盾與對話,也使在地藝術家開始關注新移民族群,如張乾琦的《囍》(2004-)、侯淑姿的《亞洲新娘之歌》(2005-),饒加恩的《REM Sleep》(2011)等。

2010開始,以團體及機構為主的交流逐漸增加,展覽有夏可喜當代藝術的「夏可喜當代藝博」(2010)、「陳慧嶠&提塔‧露比雙人展」(2011)、「超扁平之外」(2011),索卡藝術中心的「時代印記-亞洲當代藝術群展」(2011),關渡美術館的「SKY-2011亞洲版/圖展」(2011)等,皆曾邀請東南亞當代藝術作品來臺展出。2012年臺灣與東南亞當代藝術的交流愈發緊密,由「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與泰國藝術團體「JIANDYIN」共同規劃的台泰交流計畫包含了駐地創作與展覽,而展覽「理解的尺度-台泰當代藝術交流展」分別於泰國的曼谷藝術文化中心與臺北的中山創意基地展出。策展團隊「奧賽德工廠」與越南策展人阮如輝合作,於臺南「齁空間」及越南獨立空間「Zero Station」以交換駐村進行「南國.國南-台越藝術家交流計畫」邀請兩地藝術家進行合作創作。

文化政策的轉變也為臺灣與東南亞藝術交流提供了助力,如文化部在2013年開始的「翡翠計畫」,與2016年開始的「新南向政策」等,當代藝術的交流內容開始出現長時間的深入研究,交流空間也從國際化的大都市擴散到外圍城市,並試圖在藝術社群外連結更多文化工作者。(文 / 李奎壁/2020)

參考出版品:
.余思穎主編,《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及全球視野》,臺北市立美術館,2020。
.高森信男、鄭汰誠企劃,〈重回南方/台灣-東南亞當代藝術交流新章〉專題,《藝術觀點》,55期,頁6-73,2013.7。

參考網路資料:
.竹圍工作室,〈1997「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
(http://bambooculture.com/project-related/2803)
.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理解的尺度-台泰當代藝術交流展〉
(https://ocac.com.tw/index.php/zh/archive/item/92-thaitai-a-measure-of-understanding)
.奧賽德工廠,〈南國‧國南-台越藝術家交流計畫〉(http://outsidersfactory.web.fc2.com/projects_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