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眾(2011-)
諸眾的概念在西方可以溯源到英國哲學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與尼德蘭哲學家史賓諾沙(Baruch de Spinoza)對於個人如何對抗帝國主義的討論當中;在義大利哲學家奈格里(Antonio Negri)與美國哲學家哈特(Michael Hardt)的著作《帝國》(2000)裡,則被用來取代馬克思主義「階級」的主體概念:諸眾雖是一個整體,但也承認了內部個體的差異性,因此能夠超越民族與一般定義上的階級差距。
在臺灣,諸眾一詞時常伴隨著無政府主義、馬克思主義、行動主義、後殖民主義被提及。其無政府主義的脈絡興許可以追溯至1927年的「臺灣黑色青年聯盟」及其後地下化的「民峰劇團」、「孤魂聯盟」,或亞洲地區的跨國連線,如串聯日本、中國、台灣的「亞洲合親會」等。行動主義的部分從解嚴前後一系列對於身體的思考,伴隨著社會運動與小劇場的蓬勃發展,出現在街頭。
解嚴前夕,陳界仁的《機能喪失第三號》(1983)在西門町的武昌街發生,五名戴著紅色頭套、眼蒙黑布的年輕人以手搭肩,連長一串隊伍前進,在特定時間點五個人齊聲吶喊並接連倒下;李銘盛的《非線》(1986)原定於二月二十八日從自己的工作室拉一條線,通往北美館,因涉及政治敏感因素,計畫曝光後,預計實行的當日藝術家就被警察監禁在家中,《非線》因此成為未竟之作。
諸眾一詞有別於新類型公共藝術與社群藝術所凝聚起的「公眾」(public),以及社會參與式藝術與關係美學當中的大眾(mass)。其出現往往反映了體制的不足,正因為本身帶著抵抗美學的傳統,在2010年前後,在一些關於諸眾的討論當中,或將藝術的行動主義者與社會運動人士並置、或討論藝術行動與社會運動間可能的行動方式。
解嚴後,因為日益複雜的社會結構體體系,抵抗的對象不再明確,相關討論轉往對於新自由主義的焦慮當中,如高俊宏的《廢墟晶體影像計畫》(2012-)、陳界仁的《殘響世界》、湯皇珍的《尋找城市裂縫計畫》等,也正因為諸眾的流動性質,「諸眾如何可能?」也成為實踐者們所關注的問題。(文 / 李奎壁/2020)
參考出版品:
.高俊宏,《新自由主義時代的台灣當代藝術與諸眾美學》,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博士論文,2017。
.蔣伯欣策畫,〈東亞安那其-藝術行動主義與諸眾的蜂起〉專題,《藝術觀點》,47期,頁4-110,2011.7。
.高俊宏與龔卓軍策畫,〈主動離散‧諸眾結界-新自由主義下的文化抵抗〉專題,《藝術觀點》,48期,頁4-98,2011.10。
相關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