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 (2006-)
與「離散」(Diaspora)的概念息息相關,更廣泛地指涉在全球政治與經濟結構轉變下移動的人口,族群含括移工、移民、非法跨境者、難民及其所面臨的離家、移動及流亡處境。離散一詞源自於希伯來文,指猶太人在巴比倫之囚(Babylonian exile)後流落異鄉不得歸返的情境。20世紀後隨著因政治因素流亡的族群與在異地成長的第二代的成長,逐漸出現在後殖民相關論述當中,也不再限於猶太族群。2007年左右,離散一詞開始零散地出現在臺灣的藝術評論當中,多用來描述藝術家的生命狀態,另外也有對於藝術教育場所的隨想與臺灣藝術史的回顧,但多半篇幅不大,當中或有提及「離散美學」者,則置放於電影與歷史的脈絡下。
在2006年,陳香君策畫的「燕子之城:移民、後/殖民記憶與新台灣色彩」一展借用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的作品《看不見的城市》,比喻臺北市的中山北路作為殖民者及移民聚集處的歷史,並邀請八組藝術家、社會運動者與跨界創作者對新移民的身分認同、性別情慾等議題進行創作。同年,徐文瑞與瑪蘭·李西特(Maren Richter)在當代藝術館共同策畫的「赤裸人」一展,針對沒有政治權力且未受到法律保護的生命狀態展開系列討論,並邀請旅居國外的藝術家楊俊針對臺灣社會情境進行在地創作,隨著2007年12月典藏今藝術專題「全球流放地-當代藝術中的國際工民」的發表,離散的概念被詳實地討論並伴隨著「流放」一詞廣為人知。
相關概念的作品如吳瑪悧2006在路易斯紡織博物館(Lewis Textile Museum)駐村時的「布拉克文本-達爾文市駐村計畫」,該計畫拜訪了1950-1970年代間在該地區紡織工廠工作過的南亞移民,以文件、影像及聲音的形式在蘭開夏BBC廣播電台開放空間中展出;張乾綺的《囍》(2006)拍下越南新娘遠嫁臺灣前一系列的挑選過程;侯淑姿的《亞洲新娘之歌》(2005-)關注於外籍配偶在臺灣的處境;而陳界仁在2016年的個展「全球監禁·在地流放」中提及,「不同於過去國家將罪犯放逐至邊遠地區的流放刑罰,當代的『在地流放』則是國家以每個個體是否符合降低勞動成本、加速資本積累等需要,而被經濟政策決定是否該驅逐於經濟生產體系之外的日常治理狀態。」,將被全球化與資本主義邊緣化的他者也納入了討論。(文/李奎壁/2020)
參考出版品:
.游崴等,〈全球流放地:當代藝術中的國際公民〉專題,《典藏今藝術》,183期,頁149-180,2017.12。
.莊偉慈等,〈當代藝術的流移與認同〉專題,《藝術家》,426期,頁198-219,2010.11。
.莊偉慈,〈陳界仁與「被流放者」的臨時集會─大未來林舍畫廊「關於《幸福大廈I》的生產過程」〉,《藝術家》,452期,頁485,2013.01。
參考網路資料:
.陳界仁,「被流放者」的臨時集會─「關於《幸福大廈I》的生產過程活動頁面
(https://reurl.cc/av282Z)
相關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