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領域藝術Interdisciplinary Arts
儘管「跨領域藝術」一詞在2000年後才被較為廣泛地使用(2006年高師大成立「跨領域藝術研究所」、2008年北藝大成立「藝術跨域研究所」以及2013年文化部開辦「跨域合創計畫」補助),「跨領域藝術」在臺灣發展的線索,在80年代便可以發現。1966年由黃華成一人舉辦的「大臺北畫派秋展」,結合劇場、裝置、影像,雖已顯示出一種跨領域創作的傾向,卻未能造成廣大影響。直到80年代發生的小劇場風潮、視覺藝術團體與替代空間的興起等三個面向,代表當時的藝術生產,已經由較為穩定的藝術社群構成,使得一種創作的風氣得以延續。另一方面,逐漸開放的政治環境容許了各類創作的可能,創作者與社會的關係更為緊密。這種跨領域行動在90年代之後成為公部門文化政策上的靈感,如1992年由陳文茜策劃,結合當代藝術與公共場域的「中元普渡藝術節」,從此興起了一種官方大型藝術節慶的流行。90年代「跨領域藝術」的風潮達到高峰,1993年吳中煒開設的「甜蜜蜜咖啡館」,以及1994-95年之間的兩屆「破爛生活節」,大幅集合了實驗表演、裝置、噪音、電影,成為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跨領域場景之一。這一股遊走在體制邊緣的跨領域能量,在後來的「華山藝文特區」(1999-2003)被延續下來。

「跨領域藝術」是在規訓(disciplinary)、媒材、類型、學科、機制、與社會文化的互相聯繫、交錯關係中表現。根據2004年由林宏璋主持,林舒、呂岱如、陳韋鑑等為研究助理,國藝會委託之研究計畫案《界線內外:跨領域藝術在臺灣》,跨領域藝術可藉由五種特徵進行分析——第一是「整合」(integration), 延續著廣義的華格納(Richard Wagner)「整體藝術」(Total Art)概念,以多媒體(multimedia)劇場作為主要展演的方式,在音樂、視覺藝術、舞蹈等的介入成為一種跨媒材、多文本的樣態,尤其在80、90年代的臺灣為理解「跨領域藝術」主要的方式之一,如「天打那實驗體」的《哈姆雷特機器》(1992)。第二是「混合」(mixing),結合表演性的裝置,這是臺灣與歐美在80年代後裝置成為一種主流,而逐漸豐富的藝術語彙,企圖突破物件的表現意義,同時也是透過物件完成其互動性,如王俊傑的《微生物學協會計畫》(2001)。第三是「穿越」(crossing),以社會場景作為其作品的場域,成為一種藝術事件的概念。與早期臺灣小劇場或表演藝術的形式比較,這類作品其與觀者的互動較為豐富,因為一種在地的脈絡而使其意義更為複雜而多樣,如吳瑪悧「比美賓館」(1996)、「祕密花園」(1999)。第四是「新媒體藝術」,除了呈現臺灣的科技環境水平,也反應了在地的媒體文化語彙,如曾鈺涓「Let’s make ART」(2003)。第五是「反轉」(turning),一個學門規訓的顛覆,如非音樂學門出生的噪音、實驗音樂創作者Dino、王福瑞等,透過一種地下的品味尋求文化上的顛覆概念。(文/楊傑懷/2019)

參考出版品:
.林宏璋主持,林舒、呂岱如、陳韋鑑助理,〈界線內外:跨領域藝術在台灣〉,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委託研究計畫案,2004。
.黃孫權,〈識異、交往、快感:跨領域藝術在台灣〉,《藝術認證》50期,頁06-13,2013.06。
.王聖閎,〈行為、裝置與錄像的模糊交會:從台灣錄像藝術史書寫中的類型化問題談起〉,《藝術觀點ACT》59期,頁36-59,2014.07。

參考網路資料:
.李庚霖,〈管它是「跨領域藝術」還是「藝術跨域」!〉,李庚霖部落格(https://ageng1984.pixnet.net/blog/post/25745028)
相關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