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陲意識Periphery Consciousness
邊陲意識

「邊陲意識」一詞出現的背景,約莫於九零年代初臺灣解嚴後的幾年間,原本社會上許多未能公開討論的議題,在此時獲得解放。當時一群在高雄的藝術家,在此時期逐漸集結成為團體,如洪根深、陳水財、倪再沁、李俊賢等人,加上在地畫會或學會相繼成立,即形成了所謂的「邊陲意識」。

1987年,高雄市現代畫學會成立,成為「邊陲意識」重要的起點,透過團體中幾位菁英的文字交鋒漸漸成形,同時團體成員也積極開始在許多在地報章雜誌與媒體書寫「邊陲意識」的理念。被稱為「高雄三支筆」的藝術家陳水財、李俊賢、倪再沁,透過他們藝術風格的實踐,與藝術評論的書寫,構築出時代背景與對於「地方」的詮釋,用各種方式推動現代美術以及本土意識。九零年代高雄的藝術生態趨於成熟,其中李俊賢是「邊陲意識」美學推動的重要人物之一,開創了高雄藝術的輪廓。

這群藝術家提出的「邊陲意識」中的「邊陲」基本上是一個相應存在的詞彙,對應於「中央」的詞義,而在當時指的中央即是指向「臺北藝術生態」。如果沒有中央就沒有所謂的邊陲,「邊陲意識」的形成,就這樣由一群臺北之外的藝術家激辯形成一種新的文化潮流,而這樣的「位置」,正好也產生一種去中心與尊重在地的合理意識。李俊賢藉由邊陲意識的普遍感受,喚起主體自覺,再到主客變異並取代中央的主體開創,歷經九零年代的藝術實踐,將美學意義上高雄的「邊陲意識」連結到實際作為。

從九零年代初產生的藝術運動,例如「高雄黑畫」、「臺灣土雞」、「高雄當代藝術」、「臺灣計劃」等,到後來高雄現代畫學會成立「新浜碼頭藝術空間」。這些行動最終在九零年代末式微,「邊陲意識」與「高雄意識」也逐漸成為一種「純意識」,並沒有更進一步的行動。(文/劉文琪/2019)
  
  
參考出版品:
.林育世,〈南方性?離散意識與認同中產生的新南方〉,《藝術觀點》,77期,2019.4

參考論文:
.鄭明全,《高雄新浜─在地黑手─南島意識以「土」、「黑」、「邊陲」思辨美術高雄的主體意識開展》,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
.陳翔臨,《「新濱碼頭」與高雄當代視覺藝術生態的關係》,東海大學,2008

研究員訪談:
.陳水財口述,劉文琪電話訪談,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