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初達達主義(Dada)與未來主義(Futurism)的藝術家,開始使用與時間、運動、聲音相關的新媒材(Medium),出現動力藝術、聲音藝術等形式;而歐洲的設計學院包浩斯(Bauhaus)追求形隨功能、藝術與科技的整合,在應用美術方面亦具有現代化的指標性意義。1950至60年代活躍於福魯克薩斯(Fluxus)、偶發藝術(Happening)的藝術家,開始發展錄影藝術、裝置與觀念藝術作品。1967年在紐約成立的藝術與科技實驗室(Experiment in Art and Technology, E.A.T.),主要以藝術家與工程師合作,結合表演、影像投影與聲音傳輸技術等,拓展科技的可能性。
臺灣的「新媒體藝術」因時代與脈絡曾出現過各種不同的名稱,楊英風於1979年成立「大漢雷射科技藝術研究所」(Chinese Laser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Arts),1981年於台北圓山舉辦第一屆「中華民國雷射景觀雕塑大展」。1980年代前後《雄獅美術》與《藝術家》雜誌開始報導法國、紐約等地「錄影藝術」與「電視藝術」作品,主要集中於白南準的作品介紹。北美館在開館後陸續舉辦「法國VIDEO藝術聯展」(1984)、「科技、藝術、人生:德國錄影藝術展」(1987)等。1988年國美館開館後於6月及10月先後舉辦「尖端科技藝術展」、「日本尖端科技術展」,內容包含影像、聲音、雷射與電腦作品等。在此同時,海外歸國的藝術家先後於畫廊、替代空間等發表影像作品,如春之藝廊、現代藝術工作室的展覽,亦出現結合表演、影像與影像裝置等作品。1995年黃文浩、張賜福、王福瑞及顧世勇成立「在地實驗」媒體實驗室,強調「媒體」與「實驗」性,推動錄像、聲音、結合媒體科技的藝術發展。2000年前後,由於電腦後製技術逐漸普及,藝術家開始使用3D軟體等製作數位影像作品。
學院部分,1985年盧明德赴日回國後,於東海大學美術系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開設「複合媒體」課程。1992年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以下簡稱北藝大)成立科技藝術中心,並於國美館舉辦「名古屋國際科技藝術特展Artec’91」,在校內推動科技藝術展,並遴選臺灣藝術家至日本參加錄影藝術雙年展。其後,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成立「多媒體動畫藝術研究所」(2000)、北藝大成立「科技藝術研究所碩士班」(2001),成為臺灣教育體系下發展新媒體藝術的基礎,以藝術結合動畫、影像、聲音、動力、電腦技術等媒材為主的創作路線。(文/陳韋綸/2022)
參考出版品:
.吳垠慧,《台灣當代美術大系媒材篇:科技與數位藝術》,臺北市:藝術家,2000。
.姚瑞中,〈台灣新媒體藝術發展回顧1984-2006〉,《藝術認證》第12期,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頁24-31,2007.02。
.龔卓軍、蔣伯欣、孫松榮、林暉鈞(主編),錄像的微明:1980年代以來的臺灣錄影藝術。《藝術觀點》第59期,國立台南藝術大學,2014.07。
.蔣伯欣,〈臺灣當代藝術有歷史嗎?〉,《藝術觀點》第60期,台南市: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頁6-13,2014.10。
參考網路資料:
.方永泉,包浩斯,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2000。(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3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