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置Installation
旅英藝術家林壽宇返臺後,1982年於龍門畫廊舉辦首次個展,爾後於春之藝廊分別舉辦「超渡空間」(1984)與「異度空間」(1985)兩個展覽,集結了國內外藝術家在繪畫、雕塑、裝置等空間性作品,除了材質使用與造型表現上更多元化外,在觀念上更延伸出作品與空間和時間關係的探討。在七、八〇年代左右,隨著現代藝術在國際的蓬勃發展,此時期的藝術家多半於海外學習歐美的現代藝術形式,融會了西方的藝術語言、擺脫了中國傳統的包袱,普遍被認為是臺灣經歷現代化後的嶄新面貌,相關活動被認為是臺灣與國際接軌的重要基石。於前述的展覽後,1985年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了「色彩與造型—前衛.裝置.空間」展覽,意圖以此展覽,回應日韓等地的低限、抽象藝術等國際藝術形式,亦使臺灣開始對於「裝置」一詞有了大量的討論。

《台北市立美術館季刊》第8期收錄的兩篇文章,其中謝東山在〈陣痛開始:中國美術現代化的最新報告〉提到,這些作品共享的藝術語彙為「裝置」,藝術家大量使用任意的物質形式呈現於空間,抹去了作品與空間的界線,在視覺感官與造型的表現外,延續了二十世紀以來觀念藝術在國際間的運動;
在〈八十年代現代美術史新頁—裝置藝術的多元面化面貌〉文章中,郭少宗認為臺灣八〇年代以降出現的藝術形式,如打破平面性的繪畫、向空間延伸的組件雕塑、集合物體組構的場景、以及與結合環境與運動的藝術形式以「裝置藝術」命名。在《藝術家》雜誌第125期中,賴純純〈前衛・裝置・空間〉一文認為「裝置」應該被視為一種手法,藝術家以現成物,如文字、影像、照片、身體與事件等呈現藝術家的觀念,此類的藝術表現,否決了易於買賣的傳統藝術形式,而不應加以「裝置藝術」一詞來為此手法命名。(文/陳韋綸/2022)

參考出版品:
.謝東山,〈陣痛開始:中國美術現代化的最新報告〉,《台北市立美術館季刊》第8期,頁69-73,1985.10。
.郭少宗,〈八十年代現代美術史新頁—裝置藝術的多元面化面貌〉,《台北市立美術館季刊》第8期,頁74-76,1985.10。
.賴純純,〈前衛・裝置・空間〉,《藝術家》第125期,頁150-155,19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