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劇場運動The Experimental Theatre Movement
1980年「蘭陵劇坊」在姚一葦所發起第一屆「實驗劇展」中演出《荷珠新配》,到1985年「表演工作坊」在最後一屆「實驗劇展」中演出《那一夜,我們說相聲》,這段時期台灣戲劇進入專業化的發展,為「第一代小劇場運動」。後來「蘭陵劇坊」、「表演工作坊」以及1986年成立的「屏風表演班」等等,匯聚成受到觀眾乃至於官方歡迎的主流。
隨著具實驗性質的「黑盒子」場地增加,及政治氛圍逐漸開放,小劇場出現分歧,「第二代小劇場運動」無論在美學或政治立場上皆朝著更為激進的方向發展,時間約在1986至1989年之間。除了香港「進念二十面體」(1984)、日本舞踏團體「白虎社」(1986)相繼來台演出,為台灣小劇場帶來新的身體觀念之外,王墨林所介紹的日本舞踏身體意識、「優劇場」引進的葛羅托斯基(Jerzy Grotowski)「貧窮劇場」(Poor Theatre)概念,甚至視覺藝術領域的偶發、行為、觀念藝術,如1983年陳界仁的《喪失機能第三號》、李銘盛的《生活精神的純化》等等,皆為小劇場提供了另類美學的出口。王墨林稱1986年為「肉體叛亂」的一年,首先3月「白虎社」來台,7月「河洛展意」在台北車站前的地下道演出《交流道》,12月陳界仁組成的團體「奶・精・儀式」在台北東區街頭演出《試爆子宮》。一連串事件為「第二代小劇場運動」揭開序幕,宣告一個「觀念表演藝術」時代的來臨。
鍾明德將「第二代小劇場運動」區分為三大取向,三者又在某些意義上互相合流——第一是「後現代劇場」,他們所展現的特徵其中之一是反敘事的劇場語言,另一是拒絕妥協於體制,和消費文化保持距離,代表的團體有「筆記」、「環墟」以及「河左岸」。第二是「環境劇場」,創作者試圖打破傳統鏡框舞台的限制,如1987年王墨林聯合王俊傑、「筆記」、「環墟」以及「河左岸」於台北三芝一處廢棄船廠共同演出的《拾月》。第三是「政治劇場」,由於「環境劇場」強調的參與性和本土化傾向,使得小劇場有機會注入當時台灣社會運動的潮流。當中又以王墨林和周逸昌為主要推動者,1988年《驅逐蘭嶼的惡靈》號召蘭嶼青年與反核人士共同參與,為第一齣同時是戲劇也是社會運動的「政治劇場」。1989年,小劇場團體除了在環保、農運以及二二八歷史等議題的抗爭場景中串連,甚至在接近選舉時,還出現了服務特定政黨的「選戰小劇場」。(文/楊傑懷/2019)
參考出版品:
.王墨林,《都市劇場與身體》,稻香出版社,1992
.鍾明德,《台灣小劇場運動史: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