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三支筆 Three Pens of Kaohsiung
「高雄三支筆」最初由黃海鳴於九零年代《炎黃雜誌》上提出「南部的自主性愈來愈高——經濟力量、專材聚集、推動當代藝術的畫廊相繼開張、炎黃美術雜誌內容水準有目共睹、還有幾支臺灣最尖銳的評論筆桿、一群優秀的藝術家等,這些足以促成他們爭取自主的發言權。」其中筆桿所指的即是陳水財、李俊賢、倪再沁三位在九零年代重要的高雄藝術評論者。

八零年代初,高雄藝術生態匱乏,部分藝術家除創作外尚需身兼藝評提筆書寫。倪再沁、洪根深、陳水財、蘇志徹、李俊賢於1985年出版《藝術界》雙月刊,撰寫對高雄藝文環境的批判評論,直到1990年後停刊。日後《炎黃雜誌》、《南方藝術》等藝文雜誌陸續出刊,其中「三支筆」的陳水財也擔任《炎黃雜誌》總編輯,這些雜誌的出現,帶動了整體高雄藝文活動。當年高雄的地方報刊《臺灣時報》、《臺灣新聞報》、《太平洋日報》等皆有地方版、南部版,邀請藝術家刊登文章。《民眾日報》亦舉行「每週民眾藝評」,篩選公家單位或個人展覽,刊登藝術家對於作品的討論,包含:倪再沁、洪根深、陳水財、蘇志徹等,積累了藝術家書寫評論的經驗,此時高雄藝文環境也越來越成熟。

由於當時許多藝評都直接刊登在報紙的地方版,造就高雄藝術評論與社群的直接對話,塑造出「行動派的藝評」特質。這些藝術家兼評論者大量參與社會運動,並結合田調採集與自身的創作脈絡,描繪屬於高雄藝術生態的輪廓,並以筆桿的批判力道成為在野之聲。2000年政黨輪替後,許多藝術行動與論述也轉向在官辦活動中落實,2004年李俊賢擔任高雄市立美術館長,推動關注南島、原住民藝術發展,並於館內策畫一系列展覽,同時發行館刊《藝術認證》。

歷經七零年代鄉土運動、八零年代大量書寫經驗,在書寫特質上,這些藝術家提倡拋掉過去「慣用語言」,改以使用「日常用語」評論,不同於當時北部許多海外歸國學者善於引用西方論述,而是主張開始生產自己的語彙。九零年代,「高雄三支筆」與所屬的新浜碼頭藝術空間在各種藝術行動裡,提出以「高雄工業城市」之特質建構地方藝術脈絡,透過出版、座談、展覽等方式提出「邊陲意識」、「黑畫」等美學詞彙。倪再沁曾描述「南部藝術家創作像是騎腳踏車流了滿身汗;北部藝術家創作則是在影像裡面拼貼的組件。」在此亦描繪了高雄藝術家身體性強烈的創作特質。「高雄三支筆」呈現了這些歷經八零到九零年代的高雄藝術行動者,如何以兼具評論者身分的視角,詮釋「高雄藝術」相較於臺北的南方樣貌。(文/劉文琪)
相關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