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藝術Sound Art
聲音藝術

「後工業藝術祭」(1995)之後,學運時期躁動的情緒趨於平緩,噪音創作者、團體紛紛在技術上轉向更細緻的電子聲音表演,並在內涵上建立獨立的美學,潛伏於地下展演空間或劇場空間。此時主要的表演者有「零與聲音解放組織」、王福瑞,以及被稱為「噪音第二波代表人物」的廖銘和(Dino)等。「破爛生活節」(1994)執行團隊之一的「電解體」在90年代後半持續進行電子聲音串連,舉辦表演和研習會,如1998年結合臺灣創作者以及日本藝術家田中能的「98 E.M.P.電子實習」。2000年「零與聲音解放組織」解散後,成員之一林其蔚持續在當代藝術圈活動。2002年林其蔚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科技中心共同舉辦「臺灣國際電子藝術論壇」,連續兩天的活動邀請國內外藝術家表演,並講授電子藝術的技術及理論。

「Noise」是王福瑞、郭冠英於1993年創辦以噪音、工業音樂為主題的雜誌、音樂廠牌和網站,是此時期臺灣連結國際噪音的網絡。此外,1995年成立的「在地實驗」亦是推動聲音藝術發展重要的平臺之一,除了在網路節目上報導關於聲音藝術的資訊,同時提供場地作為表演空間。2000年王福瑞進入「在地實驗」工作,2003年協同「在地實驗」舉辦首屆「異響B!as-國際聲音藝術展」為聲音藝術建置了更為完善的展演平臺。長期旅居海外的姚大鈞,1997年起號召各地青年藝術家成立「台北聲音小組」,對聲音實體進行採集、分析和整理,主要成員李岳凌(Rio)、陳立威(Wei)、謝仲其(Wolfenstein)等後來皆成為前衛音樂代表人物。2004年姚大鈞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科技中心之邀,回臺主持「電腦音樂實驗室」,並在同年策劃了「臺北聲納-國際科技藝術節」,是臺灣有史以來最大型的聲音藝術集結。

資訊革命、學院成立以及政府「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資金投入等條件儼然決定了2000年前後成為臺灣聲音藝術的分水嶺。筆記型電腦開始頻繁出現在聲音表演的舞台上,相關展覽與表演中的身體成分降低,「噪音」一詞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電子」、「數位」、「科技」、「聲音採集」、「聲音藝術」等等。然而,林其蔚在〈聲音藝術的定義困境〉一文指出,「聲音藝術」並不像其他藝術類型能就硬體或技術層面進行定義,「聲音」本體很難在藝術創作中獨立,和「聲音」有關的創作時常伴隨「聲音雕塑」、「聲音設計」、「聲音建築」、「聲音裝置」、「音景」等等,因而提出改為使用「聲音創作」一詞則可避免過於僵化的定義界線。(文/楊傑懷/2019)

參考出版品:
.羅悅全,〈從學運到學院─台灣聲音藝術簡史〉,《典藏今藝術》,2007.03。
.林其蔚,〈聲音藝術的定義困境:讓人迷惑的聲音藝術〉,《藝術ISSUE》,2010.11。
.吳牧青,〈2000-2010聲音藝術/音樂的「分立」與「返照」〉,《典藏今藝術》222期,頁123-126 ,2011.03。
.鄭慧華,〈聲音作為觀念,重省「聲音」的政治性〉,《典藏今藝術》222期,2011.03。
.林其蔚,〈台灣地下噪音:學運反文化之聲〉,何東洪、鄭慧華、羅悅全主編,《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立方文化與遠足文化聯合出版,2015。
.羅悅全,〈從治理的縫隙中迸發台灣聲響解放運動〉,鄧富權主編,《噪集:台灣聲響藝術家選集》,書林出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