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美術獎Taipei Art Awards
臺北美術獎 (2001-)

「臺北美術獎」(以下簡稱「臺北獎」)是由臺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所舉辦的當代藝術競賽與獎項,其定位在於:「以前瞻性眼光洞見臺灣藝術的未來性,並致力發掘提拔新人。」作為臺灣首都美術館,也是臺灣現、當代藝術的積極推動者,北美館舉辦的獎項受到人們高度重視和期許,使「臺北獎」成為臺灣最具指標性的藝術獎項之一。

「臺北獎」每年舉辦一次,邀請國內藝術家、策展人、藝評人、專家學者等組成5至7人評審團,以公開徵件方式徵求參賽者作品。評審分為三階段——初審透過電子資料做第一輪篩選,進入複審的參賽者則需以簡報方式向評審團提出作品執行與展覽空間計畫,評審團再依據參賽者實際在北美館完成的展覽進行決選,最後從參賽者中選出首獎1名,可獲55萬元獎金;「優選獎」5名,可獲12萬元獎金;以及「入選」數名。為使「臺北獎」發揮「扶植創作新人」的作用,首獎得主在獲獎之後的幾年之間,還可在北美館舉辦一次個展。

早期北美館曾舉辦過多項競賽型雙年展,包括「現代美術新展望」(1984-1990)、「現代雕塑展」(1985-1991)、「水墨創新展」(1989-1992)、「臺北現代美術雙年展」(1992-1994)等。在資源的整合之後,「臺北獎」已是北美館唯一固定舉辦的藝術競賽。

「臺北獎」前身為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主辦的「臺北市美展」,1983年第11屆「臺北市美展」由同年開館的北美館接下承辦。1996年第23屆之後,傳統美展的十項類別改為「平面」、「立體」及「應用」三大類,並設立「臺北獎」,是為一次關鍵性的改制。2001年「臺北市美展」的名稱正式走入歷史,獎項完整名稱定為「臺北美術獎」,改以年份而不以屆別命名。評審制度上取消徵件類別,也不再限制作品尺寸,而能夠容納更多元的創作類型。評審結構大幅改制,使「臺北獎」在進入21世紀以後真正成為一個與國際藝術生態接軌,且不受形式限制,能夠探討當下社會和生活議題,重視藝術創造性思考的專業機制。

然而,在「臺北獎」2001年轉型後的十年之間,由於評審團時常由學院教授組成,且在得獎者比例上,特定學院的學生或畢業生佔據了多數,有傾向學院價值體系的疑慮,而為人詬病「臺北獎」彷彿是「學院藝術獎」。除此之外,對於得獎者而言,「臺北獎」光環的後續效益,反映在藝術家職涯發展的諸多層面,包括國內外展覽邀約、畫廊經紀、作品在市場上的價格等等。這使得「臺北獎」不僅僅是一個官方美術館獎項,而更是一個交織著外部藝術生態、學院和市場的權力網絡。因此,評審提供的藝術價值判斷,在這當中形成極其關鍵的因素。關於這點,藝評人高千惠形容:「這個『導向性』的影響力,成為『藝壇巴菲特指標』,經由藝術知識界的感知認證,年輕得主與入選者成為『績優股選項』。」

2009年5月至8月,北美館舉辦了五場「臺北美術獎轉型論壇」,邀請歷屆得獎者、評審以及策展人、藝評人、媒體人,針對「臺北獎」的評審倫理、不同世代的價值觀差異、對獎項的未來想像,以及獎項如何更公平地照顧到所有群體等問題進行討論。隨後在2010年起,北美館便參考論壇的內容對「臺北獎」進行重整,形成今天的樣貌。儘管如此,「臺北獎」的權力結構和資源分配議題,至今仍然存在協商的空間,正如曾任館長的林平所言:「獎項的生態影響力,並非一種恆定的關係或狀態,而是隨著時代和外在環境、藝術內部因素的轉變而有所改變……為了保有它的鮮活度和作用力,必須在實施過程中加以階段性檢核和評估,進行自我修正調整和更新。」(文/楊傑懷/2022)

參考出版品:
《臺北美術獎回顧2001-2009》,陳淑鈴主編,臺北市立美術館出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