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否工作過量?Are we working too much? (2013)
「 我們是否工作過量?」(以下簡稱:「工作過量」展),為策展人龔卓軍於2013年在誠品畫廊總監趙琍的邀請下,進行一檔具備系列行動的策展計畫,參展者包含:倪祥、周育正、高俊宏、許哲瑜、河床劇團。此展靈感源於e-flux期刊2011年出版的論文集《你們是否工作過量?》(Are You Working too Much?) 收錄的第一篇文章〈強度人民/力量人民:尼采經濟學〉 (People of Intensity, People of Power: The Nietzsche Economy)中提及新的經濟學參照形式:友誼網絡經濟學。龔卓軍呼應其標題提出策展計畫,並延續他曾參與在陳界仁「拆除前夕」論壇過程時,思考「藝術生產」機制問題的延續與謝德慶設下「藝術/生活」的形式界線問題,不同於將「工作」以政治經濟學出發,而是試圖從「藝術生產」模式,思考非資本主義的餽贈交換的「超工作」,從藝術生產的角度中思考「活勞動」的可能性,作為對抗福特主義中「死勞動」的想像策略。

策展人龔卓軍在展覽論述〈超工作.活勞動──一個現代主義美學外邊的計畫〉中提及「工作過量」的概念,「〔...〕只要我們憎恨我們現存工作的僵化關係時,感到它已過量,我們就是身在死勞動的工作地獄裡。但正因為我們身處在這個工作地獄中,才能認識到可能的外邊指向何處,才能體會到具體發揮生命力的活勞動要如何組裝出來。〔...〕」從2013年2月份開始,龔卓軍和藝術家高俊宏、文字主編林怡秀等人合作,將展覽分成四個部分進行,包含:參與藝術家在畫廊外邊的田野計畫與行動、組織工作過量自由談論的平行事件、進行田野調查的工作經驗敘事書寫與田野採集報告,以書本形式出版《我們是否工作過量I:工作手冊》、《我們是否工作過量II:田野敘說》,內容收錄「工作過量」展內的藝術家群與多位受邀的藝術工作者以第一人稱自敘的故事。龔卓軍也曾提及這些藝術行動與出版,是回應陳界仁的理念:「歷史檔案化行動與人民書寫行動。」

藝術評論人王聖閎在〈友誼交換式勞動的兩面性:談「我們是否工作過量?」及其推進〉一文中描述:「策展人所說的『從死中求活』,其實主要是在個體層次上,期待藉由一種具有救贖力的例外狀態的踐履,來啟動死∕活勞動的徹底翻轉〔...〕『工作過量』展蓄積的是未來能在體制內部,爆破出一個真正突圍口的能量。而所有現階段看似徒勞、改變不了現實的『超工作』,其背後演練的正是一種「過剩」(excess)的反抗策略〔...〕」他也提到,在一連串的創作計畫田野報告,「工作過量」展也透過彙整臺灣藝術工作經驗的田野檔案過程,創造帶著自反的敘事能動。

此外,王聖閎也在文中,進一步將龔卓軍,在展覽中以友誼交換作為「活勞動」的工作方法及問題意識,進一步拓展與提問。,他指出龔所提的「活勞動」式的實踐網絡,並非當代才存在的特定文化現象,他列舉喬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的觀點中,人類原初的部落生活和宗教儀禮中,就存在一種非生產性的「耗費」(expenditure)邏輯。王聖閎認為在當今當代藝術體制內大型機構體制臻於完整制度化的情況下,應避免將藝術生產中的「活勞動」過度浪漫化的想像,他描述:「〔...〕必續意識到一部份人的活勞動,卻鑄成另外一批人的死勞動的事實。〔...〕如何避免過度浪漫化,致使活勞動變成只有少數人才能擁有的特權。〔...〕」

參考網路資料:
20130902《藝想世界》台灣現代藝術家 呈現另類掉漆美學https://youtu.be/hk5B9V8NyfA
我們是否工作過量?,誠品畫廊介紹 https://reurl.cc/o0G9QD
龔卓軍,〈超工作的逆襲.活勞動的挑戰──在現代主義美學的外邊〉,今藝術251期 08月 p126-129,伊通公園,2013. http://www.itpark.com.tw/artist/column/10/en/text/1677
我們是否工作過量?https://reurl.cc/9V8OzO
邱俊達,〈評論-當工作過量是為了攻堅,或是餽贈── 誠品畫廊「我們是否工作過量?」〉No. 461(十月號),個人網站,2013 https://reurl.cc/xl2aNN
龔卓軍 ,〈活勞動.新裝配:關於「我們是否工作過量?」的二三事〉,藝術家雜誌No.461,2013年8月號《藝術家》(十月號),2013
王聖閎,〈「友誼交換式勞動的兩面性:談「我們是否工作過量?」及其推進 〉,伊通公園,《今藝術》254期,2013.11,2019 http://www.itpark.com.tw/columnist/curator/633/2097
王聖閎,〈 科層時代的藝術生產之境――從「我們是否工作過量」的策展問題意識談起(上)〉,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實驗波觀察報告 https://reurl.cc/klAV13
王聖閎,〈 科層時代的藝術生產之境――從「我們是否工作過量」的策展問題意識談起(下)〉,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實驗波觀察報告 https://reurl.cc/V8V3D5
賴志盛,〈我們是否工作過量?〉,ARTALKS
https://talks.taishinart.org.tw/event/talks/2013090302

參考出版品:
主編:龔卓軍、林怡秀,《我們是否工作過量I:工作手冊》,臺北:誠品股份有限公司,2013
主編:龔卓軍、林怡秀,《我們是否工作過量II:田野敘說》,臺北:誠品股份有限公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