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藝術學院與文化大學美術事件Spring Grass Art and Student Movement
「小草藝術學院」的成立可以溯源至1994年4月的「文化大學美術系事件」(以下簡稱文大事件),由兩百多名文化大學的美術系學生進行長達34天的罷課學生運動。當年學生身份的秦政德與幾位成員陳昭翰、盧泰康 、林德平 、呂婉君 、羅文祥 、高健維於文化大學組成藝術團體「藝術法西斯」,舉辦讀書會在學院內進行思想上的抗爭,其中成員秦政德無故有二分之一學分成績不及格、遭學校退學,與系上經過多次抗爭失敗,在當時文大的地下學運團體「草山學會」協助下,於4月28日發起罷課進行靜坐抗議美術系制度上的暴力,訴求「藝術創作上的完全自由」,並以秦政德的野百合版畫為象徵。罷課期間學生在文化大學廣場自主成立「小草藝術學院」,群體繪製POP字體的抗議布條,學生自主提出一個理想的民主教育方式,並邀請校外藝術家進行各種講座。最終美術系承認行政疏失予以讓秦政德復學,時任的系主任遭停職,成為臺灣一次標誌性的重要學運。
當時也形成各種「文大事件」的學運論戰。最初幾篇評論從臺灣80至90年代後,對於「文大事件」的評論,多聚焦在於此學生運動不同於過往的舊學運對於「主體性」重新定義。其中陳光興在〈舊(男)學運的死亡,新(女)學運的出發〉一文裡中評論:「文大美術系『小草藝術學院』的建立是學生運動史上的轉捩點,不是以政治權力與虎謀皮,而要發展出自主性的學運形勢,將學運從政治議題拉回校園民主,企圖改變不均衡的、不民主的師生權力關係。…我們期待有大頭病的學生運動能夠從此結束,新時代的學運能夠為校園民主、社會民主、文化民主開創出新的典範,徹底反思父權、階級、種族...沙文主義的共通邏輯,及對一切形式的宰制,為建立台灣人民而非權力集團/國家的獨立自主性來努力。」之後,曾參與學運過程的學生以「小草包」為名,以標題〈蒼蠅貪甜—駁「男」「國立大學教授」陳光興「先生」〉的文章回應,對於陳光興文中以舊/新、政治大頭/校園經營、男/女的二分邏輯來突顯「文大事件」的意義作法,表示強烈的質疑,強調「小草」價值專注於學術自由與藝術創作自由的爭取過程。而在第七期《野百合通訊》中,李重志則提出不同於陳光興的看法,他肯定抗爭過程中成立的「小草藝術學院」,認為此行動建立了運動的主體性,促成了運動在美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等層次上的提升。但到了運動後期,由於幹部長時間抗爭疲憊,使得國家的力量趁虛而入,改變了這場運動的命運。
在學運結束後,秦政德於1998年開始以「小草藝術學院」名義,由個人出資,蒐集各地臺灣老圖像透過印製風景明信片,發起「臺灣土地基因資料庫」的藝術實踐行動,製作繪製POP字體的收藏明信片《島盒》,以延續當年學運時期小草的堅韌精神。於2005年後,秦政德在個人創作脈絡上也開始發展出「小草立碑行動計劃」,在臺灣各地山頭以地理學田野工法持續立碑。2000年由策展人黃建宏策劃的「NG羅曼史」中,「小草明信片」的冷戰「老圖像」正式第一次進入展覽機制重新被討論,之後2016年黃建宏也在其策劃「檔案穿越法」提出以「檔案」方法觀看這批「老圖像」在冷戰時期形塑出的生命政治。2016年立方空間策劃的「現實秘境」,則以亞洲與世界關係,展示秦政德蒐集於冷戰時期的「老圖像」所延伸出的作品《美國派》在耿畫廊展出,「現實秘境」2018年至韓國總體美術館展出,同年隨即參與第九屆釜山雙年展。策展人黃建宏曾在〈台灣.我的愛;藝術.我的愛|從秦政德個展「冷藏摘要」談起〉中描述:「冷戰的結束與台灣戒嚴的結束發生在同一個歷史階段,對於秦政德而言,反抗威權政府的學運與他同大學的抗爭也發生在同一個關鍵時刻......,秦政德在『離開』文化大學的同時,在那個極度壓縮的暴力時刻之後,他開展出一種無論在時間或地理上都難以想像的藝術生命;二十年前,因與教育體制的衝突而在文化大學發起小草藝術學院,離開文化後近二十年來,他依然遊走於各個學校的藝術相關課堂,並以明信片堅持收集並散佈台灣圖像的工作,如果他的片段與總是進行式中的閱讀具有說服力或啟發性,那絕對不是任何機巧的論述或再次景觀化的知覺刺激,而是一種無聲者的愛與偏執。」(文/劉文琪/2021)
參考網路資料:
.秦政德,「小草明信片作為一種實踐」,在地實驗計劃論壇,2015
(https://youtu.be/plhVHLdkMZM)
.張世倫,老影像,新生命──秦政德與「小草藝術學院」,臺灣光華雜誌,2005
(https://reurl.cc/ye3aYE)
.小草明信片不妥協的藝術,生命力藝術新聞,2014
(https://reurl.cc/0xremx)
.李問,短暫的自主學園:談當年小草,臺大意識報,2008
(http://cpaper-blog.blogspot.com/2008/09/blog-post_1891.html)
.印卡,分斷體制概念的危險—2018釜山雙年展:《和而不同》,數位荒原
(https://reurl.cc/L7vGOy)
.立方計劃空間,現實祕境線上展覽:秦政德、普拉賈克塔.波特尼斯,關鍵評論,2016
(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tmr/55402)
參考出版品:
.黃建宏,〈台灣.我的愛;藝術.我的愛|從秦政德個展「冷藏摘要」談起〉,《藝術家》,頁172-173,479期,2015
.參考論文:
李杰穎,《草山風雲-文化美術系事件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運』還能怎麼搞?」論壇,2008。由李杰穎提供。
研究員訪談:
.訪談 秦政德 劉文琪訪談,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