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掘指南—【2018視盟 X 藝術全青年學校】獻給青年策展人 線上策展
策展人:蔡秉儒
參展藝術家:黃博志、蔡宛潔、賈茜茹
主視覺設計:魏妏如、陳彥如
網站設計:潘思翰
網站工程:陳逸雅
特別感謝:張靖瑜
延續展覽〈無何有鄉〉,我試圖聚焦於離開與迴返這段移置經驗中所帶來的過渡性體驗,在遞嬗於藝術創作的同時,也證呈了一個世代的觀點。如果說「遷移」與「離散」的路向是海島作為移民社會的文化樣態,我們如何面對故土中受各方拉扯的拮抗力道?及其積累對於文化認識上的某些斷裂,這個裂面在指向了他方的生活時,同時也指向了島嶼不斷試圖拼湊的過去。而在回歸地方的同時,重新詮釋屬於當下的政治現實敘事,則需借助對於過往的翻掘與理解。
也因此,此次展覽的作品皆與地方有所重構,並在連結兩者時探尋各方延伸對話的可能。藝術家以「行動」觸及作為「地方」所指的文本時,亦牽動了情感或經驗上的認同,此時作為作品本身一環的「行動」便形同再次理解土地的過程,應運而生的是重新撰述與現下敘事相應的語法,且在回應因創作的行動過程而逐被突顯的原鄉精神時,亦為譯註島嶼背後積藴的漫長宿命。而背面所為對照的,不單只是回應某種歷史般的書寫姿態,更是更為深切的政治認同。屆時,經過重新翻考後的「所指」,將是一個得以凝望與對話的地方。
《五百顆檸檬樹》中關於藝術家返鄉種植的部分正是對應到了上述關鍵,亦是此次展出的切入所在。然而相較於作品計畫主軸的眾籌合作,其實我更關注於出版物中的散文篇章,描述了藝術家在菲律賓服役的生活經過、以及與當地朋友間的互動,補足了此計畫在固有展呈上的整體脈絡。而這一段「緣起」的故事,關於異地生活間,隱約透露了一種對於原鄉對照,並在時序銜回島嶼後,藝術家重新將家族荒廢的田地整耕,將自己的理想植於土壤。
蔡宛潔的作品《白露為霜》以閱讀台灣早期劇場導演田啟元的劇本《毛屍》,考察以往演出時所用之場景、服裝與肢體動作等,將文字轉化為具有強烈視覺感的影像,以身體、當代的影像語彙詮釋八零年代對抗政治結構的文體,配以藝術家延伸創作的旁白文句,映照出當前社會在特定議題上面臨的巨大分歧。
賈茜茹的《我的城市》則是過往在其他國家駐村時,捕捉路邊機遇的街景,而這些切片般的城市景象,對於藝術家來說總有虛晃一陣的錯覺,似是步行台北街頭時熟悉的光景。不經讓人思考地方與經驗的關聯性,於是藝術家刻意打散來自各城市拍攝的照片後,再混入台北拍攝的風景照,並重新上傳至社群網路平台。在有意無意的參照下,此時已難辨別影像所指的場所為何方。
指南並非一種必經途徑,而是在力行某些作為時的借助提案。我們尚可視此三件作品為某種參照可能,「翻掘指南」成為重新理解前述論述標的的一種方法。而「閱讀」作為理解指南之舉,一方面展出作品在理解上需以文字內容作為呈現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藝術家們在實踐創作的同時,也觸及了再理解過往事物的經驗,如同閱讀一般,在指認文字的同時,也反饋我們想像的樣貌。一如蔡宛潔在重新詮釋《毛屍》時,書寫了「故事」與劇本本身的文字對話。而《我的城市》則在拼接地域經驗的過程中,如小說虛實共構般的重新杜撰了一段遊歷體驗。《五百顆檸檬樹》行動過程中的身體,則回應了黃博志透過勞動重新翻掘家鄉的田地。
再認識並重新詮釋地方的故事,這段歷程作為此次線上展出之主軸,如同指南手冊般提供了我們一些理解土地的行動想像。並在目光放諸前方的同時,讓我們得以有個駐足並稍稍喘息的機會。
指導單位:文化部
執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
線上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