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單頻道投影、麥克風、即時運算影像
依場地而定
這是一個可以與聲音互動的作品,我冀望可以藉由某種聲音視覺化,讓觀眾辨識到他們所發出的聲音,進而影響到觀者本身。觀眾發出的聲音越大,生長出的物件就越大,而建構的物品為:綠樹、枯樹、房屋、高樓、貨幣、垃圾。我以這種方式討論聲音,身體與全球化環保意識的關係。
聲音是當代都市風景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元素。當中包括了車輛的喧囂、工地裡各式機械所發出的聲音、大街上的人聲鼎沸又或者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才會聽到的冷氣噪音等,種種的聲音構築成都市的樣貌,述說著生態的演變。
藝術家本人藉由過去豐富的聲音表演經驗,將聲音轉化為圖像,隨著聲音的大小去對應出不同的物件。這些物件會隨著時間的推演而產生變化,這些變化卻不同於自然界的消長,反而更像是人為的建造與淘汰,周而復始的循環,隱喻著此情此景正在世界各地不斷上演,而城市風景背後灰濛的天空就像是這個環境的沉默發聲。
此件作品映照出藝術家對於全球暖化議題的關切,並將自身投注於環境當中,利用科技媒材將聲音具像化的方式來吸引觀眾前來互動,希望透過互動的過程,可以喚起民眾對於當代環境生態與環保的關注,並思考自身與所處環境密不可分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