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朝聰作品集
  • 出生年

    1981

  • 出生地

2017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創作組 碩士
2005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美術組 碩士
2004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 學士
胡朝聰1981年出生於臺北,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創作組(MFA)就讀中。

他創作靈感與核心來自於他的生活,海洋是他最大靈感的來源,也是他最喜愛去的地方。他在城市的邊境中,最捉摸不定的角落裡,捕捉了過去年少的記憶。他擷取生活中和地緣有關的邊緣輪廓影像,組構成屬於自身的體驗與經歷,細膩的色階變化,形成繪畫與影像的曖昧地帶。

人文與自然的共生關係一直是胡朝聰所觀察探討的對象,其創作理念試圖表達自然環境與人工場景的交界—一種曖昧模糊、無法捉摸的關係及空間的滲透與矛盾感;作品的畫面模糊、曖昧、無法定義,不斷改變的交界,反而產生了更大的想象空間,使得在理性的圖像中,情緒也得以滲透穿梭,讓觀者產生屬於自身的記憶經驗。畫面中也透露出對大自然美好的嚮往及召喚,讓人們重新慎思自然的存在及對共生關係的探討—一種對地景的再思考。

於2005年獲國泰新世紀潛力畫展優選、2006年獲第十屆雙和美展-油畫類大專社會組雙和獎。作品《更美好的未來》、《交錯下的未知凝視》、《之間》與《家屋-私樂園》獲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

「我們會發現自己就像處在一些事情的盡頭,而之後就有那極度寬廣的海洋,有一種隔離的感覺;那邊,我們是真的一絲不掛在自然。」── Seton Smith

臺北出生的我,一直未曾真正離開過這個城市生活,離開視線中滿是水泥的叢林,置身于郊區爾或鄉野,感受著來自不同空間的自由氣息,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劑,因此從小對自然環境就有著嚮往以及屬於自己的想像。親近大自然,對我不是一句口號,是件從小實踐的事,在隨著年紀及活動範圍增廣的同時,卻也整理出時常佇留的區域中,大多有著共通性—交界、邊緣過渡,是種曖昧、模糊甚或無法捉摸,不論是時間或空間皆充滿著不定性。

面對原本的自然環境因文明滲透而產生變化,景色隨著人為的活動範圍延伸或權力、支配利用等……而產生地貌的轉變,感受著自然及人文的互相融合或侵略,空間上的複雜且重疊,外加環境中充滿著變動性高的因素,產生了一種空間的滲透及矛盾感。道路—是關於上述的直接顯現之一,其延伸可視為地景轉變的開端,當它劃過地表,帶來的不僅止於通行,更包含不同層面的效應,道路的開通讓後續發展得以延續,而無法跨越處,便建設橋樑連接彼端。建設對地景或地貌的切割、阻隔,拉開了和自然的距離,但有時卻讓我們得以使用較輕鬆的方式去接近自然,如此的狀態在二者的交界區塊,更為顯著,其環境搖擺的狀態更加吸引著我前往,感受同一片土地不同時期的改變時,當下環境往往給予我不小的衝擊或矛盾,在上述區域中,時常背對著是人為所開發的道路,面對的卻是藏於自然中,可行走的「路線」,時常想著下一步即將踏入自然的領地,同為路徑,包圍在身旁將會是不同的事物。實際上,行走其中,道路的末端有時卻阻隔著一層人造物(例如:消波塊、欄杆…等),或到達開闊的草原後,隨之而來是龐大的人為建設,自然及文明在此不斷上演著重疊、覆蓋、消退及延伸,某些區域正進行開發,不斷保留建設的痕跡,而另些卻因年久失修,荒煙漫草下卻展現自然的活力,當下的感受是複雜且迷惘,對處在自然或文明的空間概念感到混淆,只了解身在一個二者共存的過渡區塊中。在此狀態下,我以一種開放的態度去看待這一層關係,表現當下環境給予的感受,更深埋著我對美好自然的嚮往以及想像。

因應自身對其環境的感受,將空間解構及重組,使之摺疊,元素選擇上,挑選生活中共同經驗重疊性較高的物件,並產生出不合乎視覺常理的空間屬性。這種場域目的在於使交界有著更大的伸展,強化自然與文明的共存關係或衝突感。畫面中的道路,可視為作者本身部分的意志延伸—尋求(通向)自然的美好,另一方面,利用覆蓋或解構人為建設,使部分文明力量褪去,讓自然從中蔓延或保留原有的領地。畫面中的一切指向,由人工場景朝向自然或樂園的屬地,透露出對大自然美好嚮往以及召喚,並重新慎思自然的存在以及對共存關係的探討—一種地景的再思考。

對自然有著熱愛及憧憬,卻將作品紮根在人與文明的厚度上,不煽動對立,以客觀口吻述說著感受,畫面中一切界線與邊緣的呈現,也不再是單純的人類生存產物,它更塑造了我們對界線外自然的奇想。或許,眼中的許多「自然」,充其量而言只能稱作為「郊區」,但卻蘊藏著許多我對原初自然的想像,並承載著一絲對過往經驗的眷念。
 
9作品
56展覽
0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