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替代空間Post Alternative Space
「後替代空間」(Post Alternative Space)出現在2011年《搞空間:亞洲後替代空間》一書,是藝術家姚瑞中觀察臺灣替代空間轉變所鑄造的新詞彙,主要用於區隔80年代末90年代初臺灣大量興起的「替代空間」(Alternative Space)。
受全球化影響1998年金融風暴影響臺灣藝術產業,許多具獨立批判的「替代空間」必須採取更靈活方式生存。姚瑞中在書中提到:「90年代末期後,替代空間採取更折衷方式對應,既不與政府對立(接受官方補助,承接官方藝術專案),同時也不與商業為敵(主要尋找企業贊助,經營藝術市場)。」而這些後替代空間更重要地成為在地美學與國際的連結。
臺灣替代空間的鼻祖為1988年成立的「伊通公園」,營運了十年後於1999年開始向公部門尋求補助,成為了姚瑞中筆下的「後替代空間」。另外其他重要的後替代空間包含:新樂園藝術空間、竹圍工作室、豆皮文藝咖啡、非常廟藝文空間、文賢油漆行等。另外也有許多學院學生所組成的空間,如打開當代與乒乓藝術工作站。2010年後至今網路世代來臨,網路平台上的實驗空間紛紛出現,例如萬德男孩曾經發起外掛式整座城市的「Art Studio」,將藝術空間理念推至成為只要有招牌到處都可以的概念化藝術空間。這些遍及台灣「後替代空間」成為藝術家平衡現實與藝術理想的映射。(文/劉文琪/2020)
參考出版品:
.姚瑞中、吳達坤、呂佩怡,《搞空間:亞洲後替代空間》,2011.05
參考論文:
.黃秀琳,《2000年以來另類空間在台灣的轉型現象》,東海大學美術系碩士論文,2013.07
相關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