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藝術雙年展Asian Art Biennial
亞洲藝術雙年展(2007-)

由國立台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主辦,創始自2007年的雙年展,關注於亞洲地區多元的藝術生態面貌,透過展覽、論壇及相關活動,試圖回應「亞洲」一詞在當今的範疇與內容,進而思考在國際藝術場域當中,臺灣可能的位置。與台灣美術雙年展在國美館交替舉辦。

在首屆亞洲藝術雙年展「食飽未」專輯序中,時任國美館館長的薛保瑕提及:「…亞洲雖然有其地理疆界,然無法歸結為一種文化或單一的價值體系…」,參與「食飽未」的藝術家來自東南亞、南亞與俄羅斯,也建立了雙年展以「亞洲」作為問題意識所開展的基調。2017年,第六屆亞洲藝術雙年展「關鍵斡旋」策展人之一的瓦姍·阿爾-庫戴立(Wassan Al-KHUDHAIRI)在雙年展論壇中以「中東是亞洲嗎?以2017年亞洲藝術雙年展納入中東為題」講述自己在策展過程中因中亞、西亞地區多元的文化、歷史及跨國的人口移動所造成的劃分困難,來回應展題中的「斡旋」,也顯現了亞洲藝術雙年展在重新描繪亞洲地貌的企圖。

在首屆的「食飽未」後,第二屆「觀點與『觀』點」(2009)、第三屆「M型思維」(2011)、第四屆「返常(2013)、第五屆「造動」(2015)、第六屆「關鍵斡旋」(2017)及第七屆「來自山與海的異人」(2019)分別關注於亞洲地區文化的多元性、複雜且極端化的社會處境、日常生活所映射出的現實情境、全球化及藝術的行動主義、藝術與社會間的關係、「他者」的異質文化觀點等;策展制度與方式也經轉變:從初始的單一館內策展人(第一屆、第二屆的亞洲雙年展由館內策展人蔡昭儀策畫,第三屆至第五屆由館內策展人黃舒屏策畫),到第六屆由三位客座國際策展人漥田研二(Kenji KUBOTA)、達瑪萬(Ade DARMAWAN)、瓦姍·阿爾-庫戴立與館內策展人林曉瑜組成的策展團隊,以「區域分工」的方式完成展覽,當中並未設置「總策展人」一職;在第七屆時,許家維與何子彥「策展人-藝術家」(Artist-Curator)的身份則為展覽創造了靈活且彈性的實踐方式,協同研究的林怡秀所規劃的註腳(Footnotes)資料研究區則為觀眾帶來不同的展覽脈絡解讀方式並觸發思考。(文 / 李奎壁/2020)

參考出版品:
.王婉如總編,《食飽未?:亞洲藝術雙年展2007》,國立台灣美術館,2007。
.張仁吉總編,《觀點與「觀點」:亞洲藝術雙年展2009》,國立台灣美術館,2009。
.蔡昭儀主編,《關鍵斡旋:亞洲藝術雙年展2017》,國立台灣美術館,2017。
.吳牧青,〈「亞洲學」從頭說起…第六屆亞洲雙年展的「區域聯防」策展方法〉,《典藏今藝術》,302期,頁100-103,2017.11。
.高慧倩,〈走入權力角力場的藝術-2017亞洲雙年展「關鍵斡旋」〉,《藝術家》,511期,頁154-159,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