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之城City of Swallows
燕子之城(2006)

「燕子之城:移民、後/殖民記憶與新台灣色彩」(以下簡稱「燕子之城」)是陳香君2006年的策展計畫,場地以新樂園藝術空間為起點,連結周圍幾處具象徵性的場所——過去作為美國大使官邸的光點台北、移工的聚會所聖多福天主堂、日治時期稱為五條通、六條通的中山北路街道以及林森公園等。邀請了視覺藝術、社會運動、紀錄片以及音樂等領域的八組創作者,分別是Channel A(林宏璋、李國民、孫達夫和愛拉・萊德組成的團體)、吳平海、林筱芳、周靈芝、陳明秀、殷寶寧、黃孫權以及劉莉莉。其命名引用自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馬洛吉亞由兩座城市組成,老鼠之城與燕子之城;兩者都與時俱變,但是它們之間的關係卻不會變,後者是正要從前者解放出來的城市。」

「燕子之城」所處理的後殖民議題雖然在90年代一些展覽中有不少實踐,但多僅止於日治時期留下的文化影響,移工與新住民所造就的新社會景觀是首次被討論。涉及到全球化影響下的人口移動、多元文化與少數族群議題緊扣著國際藝術的潮流,帶出此展覽相當迫近的當代性。從日治、國民政府到冷戰時期美軍進駐,殖民者皆為都市遺留產業或文化痕跡,全球經濟結構變動後,湧入一波來自東南亞的新住民再次改變都市風貌,交錯出複雜多元的文化和歷史。陳香君提出一種「特定環境的裝置」策展概念,仔細考慮了展覽地點的歷史與現況,以當代藝術的方式描繪出臺北豐富的都市紋理。(文/楊傑懷/2019)
 
 
參考出版品:
.伊塔羅・卡爾維諾,王志弘譯,《看不見的城市》,時報文化出版,1993。
.游崴、新樂園藝術空間,《繼續,新樂園——台灣當代藝術文件 1995-2008》,原點出版,2008。
.馮馨,〈展覽如何發生——從「燕子之城」(2006)回望「盆邊主人」(1997)〉,呂佩怡主編,《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典藏藝術家庭出版,2015。

參考網路資料:
.「燕子之城:移民、後/殖民記憶與新台灣色彩」,新樂園藝術空間
(http://www.slyartspace.com/ShowExhibition.aspx?poid=313)
.「燕子之城:移民、後/殖民記憶與新台灣色彩」,視覺藝術策展資源平台
(https://curator.ncafroc.org.tw/curating/exhibitions/post-5812/)
相關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