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生年

  • 出生地

1998國立臺南藝術學院 造形藝術研究所 碩士
1995國立藝術學院 美術系 學士
臺灣藝術家潘娉玉的創作,主要是在探討神話與當代生活的關係。她認為人類的集體神話,是由個體的生命故事所重疊而成的圖像。集體神話的原型,從過去到現在,持續地展示著某種微異變化的發展性型態,召喚著我們對於人類所面臨的普遍性課題的認識。這種持續微異變化的發展性型態,即是「神話結構」。過去神話論述,大多強調原型的普遍性詮釋,以及原型典型重複發展的模式。在她的創作中,她則強調:理解神話微異的動態結構,才能理解神話結構的意義。

神話的結構意義是說:神話原型的結構透過微異的作用,超越固有型態的限制,在整體上成為創造性的動態結構。這項微異作用的啟動,是透過生命創造性的參與和演譯,去突破典型的限制達成。原型的超越或是典範的超越,就是英雄的旅程。神話予以我們的啟示:如何突破生命的限制、現實的限制,或是典範的限制,使我們「成為自己」-成為自己的英雄。神話結構意義,即是發現自我原型以及超越自我的原型。
19作品
79展覽
0出版
作品選集
家傳食譜系列
裝置藝術 / 2014
神話
裝置藝術 / 2013
海貝 們
裝置藝術 / 2013
野柳的海貝
裝置藝術 / 2013
星星果
裝置藝術 / 2013
蓮霧
裝置藝術 / 2011
花冠
裝置藝術 / 2011
混沌的研究
裝置藝術 / 2011
黑珍珠
裝置藝術 / 2011
貓頭鷹姥姥(殷商青銅鳥尊)
裝置藝術 / 2011
植物方舟
裝置藝術 / 2010
在那遙遠的地方
裝置藝術 / 2007
花房
裝置藝術 / 2003
風滾草系列
裝置藝術 / 2000
粉紅蔓系列
裝置藝術 / 2000
識衣系列
裝置藝術 / 1998
渾沌的研究
裝置藝術 / 1998
攸心系列
裝置藝術 / 1998
人魚公主
裝置藝術 / 1997
2019
迴•游—尋找再棲地與物質記憶
臺東美術館, 臺東, 臺灣
2019
女藝‧匯:女性主體與藝術創作展
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4樓特展區, 臺北, 臺灣
2018
關於雕塑,她想說的其實是…
高雄市立美術館, 高雄, 臺灣
2018
女潮:女性主體與藝術創作展
臺灣手工藝研究中心 工藝文化館, 南投, 臺灣
2018
幸福的起點-從女人到家人,溫岳彬、潘娉玉、闕巧涵聯展
靜慮藝術, 臺北, 臺灣
2017
再織:臺灣當代纖維藝術展
高雄市立美術館, 高雄, 臺灣
2017
再織:臺灣當代纖維藝術展
皇后大學 Godwin-Ternbach 美術館, 紐約, 美國
2016
當代藝術大觀:24道線索
高雄市立美術館, 高雄, 臺灣
2016
多重線索-2016 材質物語-纖維
朱銘美術館, 新北, 臺灣
2016
18 Light:國立臺南藝術學院 造形藝術研究所第一屆 師生聯展
加力畫廊, 臺南, 臺灣
2016
藝術~咔滋咔滋
高雄市立美術館 兒童美術館, 高雄, 臺灣
2015
創意報告書
OCI 美術館, 首爾, 韓國
2014
織路染旅:臺灣當代纖維藝術的銳變
臺灣手工藝研究中心 工藝文化館, 南投, 臺灣
2014
Accelerando
醉美空間, 臺南, 臺灣
2014
一本初衷‧手稿展
伊通生活空間, 臺北, 臺灣
2013
視域之方-臺灣當代藝術展
紐約天理畫廊、密西西比州傑克遜州立大學多莉 M.E. 羅賓森藝廊, 紐約、密西西比州, 美國
2013
我們的前面是什麼-後擴展時代的臺灣雕塑,2013 FORMOSA 雕塑雙年展
駁二藝術特區, 高雄, 臺灣
2013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誠信女子大學 教授交流展
誠信女子大學 Sujung Grand 畫廊, 首爾, 韓國
2013
在地與他方的力量–臺灣當代藝術的感性座標與路徑
屏東美術館, 屏東, 臺灣
2012
攬鏡自照:新銳女性藝術家與自畫像
沙托畫廊, 巴黎, 法國
2012
感性生產:當知識成為態度
關渡美術館, 臺北, 臺灣
2011
雕刻五、七、五-國際藝術大學交流展
關渡美術館, 臺北, 臺灣
2011
雕刻五、七、五-國際藝術大學交流展
日本縣立沖繩藝術大學, 沖繩, 日本
2011
百年好合,心存好藝
臻品藝術中心, 臺中, 臺灣
2010
時光‧實驗
元智大學藝術中心, 桃園, 臺灣
2010
亞洲國家會展 Asia Art Fairnale
Haslla 藝術世界美術館, 江凌, 韓國
2010
迎向綠世代-來自臺灣的新環境藝術
紐約、費城、加州、北卡羅南納州, 美國
2010
臺灣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
南港展覽館, 臺北, 臺灣
2009
粉樂町 臺北東區當代藝術展
富邦人壽大樓, 臺北, 臺灣
2009
秘密後花園
臺北文化中心, 紐約, 美國
2009
江湖十年-臺南藝術學院 造形藝術研究所 第一屆聯展
臻品藝術中心, 臺中, 臺灣
2008
小甜心-伊通公園二十週年慶
伊通公園, 臺北, 臺灣
2008
交流與轉譯-纖維藝術聯展
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編織工藝館, 臺中, 臺灣
2008
跨領域-未來藝術先驅
關渡美術館, 臺北, 臺灣
2008
1+1=■ 纖維藝術展
花蓮文化創意園區, 花蓮, 臺灣
2008
枕頭計畫-34位纖維藝術家聯手打造夢的故事
關渡美術館, 臺北, 臺灣
2007
新臺灣藝術的幽默和詼諧 Ⅱ
天理畫廊, 紐約, 美國
2007
四季:俳句雕塑展
日本縣立沖繩藝術大學, 沖繩, 日本
2007
藝門好傑-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友展
關渡美術館, 臺北, 臺灣
2007
藝術「逗熱鬧」
臻品藝術中心, 臺中, 臺灣
2007
玩花樣——藝術家的花花世界
月臨畫廊, 臺中, 臺灣
2007
袋袋相傳
臻品藝術中心, 臺中, 臺灣
2006
客家桐花祭「花間桐遊」裝置藝術展
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 臺北縣, 臺灣
2006
Shimmer
跨文化組織, 波士頓, 美國
2005
二○○五關渡英雄誌-臺灣現代美術大展
關渡美術館, 臺北, 臺灣
2005
因地制宜 公共藝術主題展
劍橋藝術協會畫廊, 麻州, 美國
2005
Shells and Skin
藝術趨向畫廊, 布莒, 法國
2005
Mogu Mogu
富邦資訊大樓, 臺北, 臺灣
2004
華山論劍,第三屆藝術家博覽會
華山創意園區, 臺北, 臺灣
2003
64種愛的欲言-在 SARS 蔓延的年代
伊通公園, 臺北, 臺灣
2003
「經緯中的創意」纖維裝置藝術展,亞太藝術論壇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臺北, 臺灣
2003
花想-2003 年關渡花卉藝術節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臺北, 臺灣
2001
粉樂町 臺北東區當代藝術展
富邦人壽大樓, 臺北, 臺灣
2000
心靈再現-臺灣女性當代藝術展
高雄市立美術館, 高雄, 臺灣
2000
畫廊博覽會:移動中的青年樂園
悠閒藝術中心, 臺北, 臺灣
2000
纖維、造象、人—當代纖維藝術創作展
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臺中, 臺灣
2000
起縫兒-梁淑玲與潘娉玉雙人展
新樂園藝術空間, 臺北, 臺灣
1999
寓言-幻醒與錯置
漢雅軒, 臺北, 臺灣
1999
藝術市集-環保與再生
中正紀念堂, 臺北, 臺灣
1999
1999-2000 大陸.香港.臺灣-袖珍雕塑展
伊通公園, 臺北, 臺灣
1999
蛻變中的經緯線
郭木生文教基金會美術中心, 臺北, 臺灣
1998
世紀黎明
國立成功大學, 臺南, 臺灣
1998
臺灣藝術家聯展
國立米蘭藝術學院, 米蘭, 義大利
1998
在此岸的彼岸性
臻品藝術中心, 臺中, 臺灣
1998
沁 五人聯展
前藝術中心, 臺北, 臺灣
1998
巴黎大獎入選展
景薰樓, 臺中, 臺灣
1998
國立臺南藝術學院 第一屆 造形藝術研究所 畢業創作展
國立臺南藝術學院, 臺南, 臺灣
1997
臺南烏山頭聯展
國立臺南藝術學院, 臺南, 臺灣
1997
女影十月
誠品書店, 臺中, 臺灣
2012
展覽
三十週年校慶系列活動:藝變者的遊行, 關渡美術館, 臺北, 臺灣
2012
展覽
三十週年校慶系列活動:Spirituality & Materiality 空間素材創作研習營,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美術學院, 臺北, 臺灣
2008
展覽
我未曾遠去-繪畫之離騷, 大趨勢畫廊, 臺北, 臺灣
2005
其他參與計畫
迴流二○○五石門水庫國際漂流木藝術節, 石門水庫, 桃園, 臺灣
2004
其他參與計畫
磁磚計劃,目的地:世界, 臺灣
2004
展覽
山中傳奇-二○○四石門水庫漂流木裝置藝術展, 石門水庫, 桃園, 臺灣
2004
展覽
風中之姿-靜宜大學校園雕塑展, 私立靜宜大學, 臺中, 臺灣
2004
展覽
愛之維谷-臺灣當代繪畫的迴旋曲式, 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臺中、臺北,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