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八仙
0/0
1997
醉八仙
藝術家
徐瑞憲
創作型態的語彙中,我以機械媒材作為視覺印象的基本結構,探索作品內在的軸心意義,在複雜的機械結構裡,尋找出簡潔的視覺意象。作品從構思、手繪製圖、零件組製作、銲接、調整結構、複合媒材連結製作,再經過一連串的測試調整、多層次的結合,完成具有詩性理念的機械雕塑,將原本冰冷剛硬的材質轉化成精確、抽象具人性化的作品。作品的硬性(剛性)特質,轉化為軟性(柔性)的內在性格,乃至空間與身體之間的互動科技表現,將視覺與精神層次的議題,以具有當代特性手法呈現,創造出多元面貌,是長期以來創作執行方向。

在機械的語言中,以精確為基礎,從嚴謹的原則裡,找出抽象的無限可能,以一種哲學與詩意,傳達作品內在精神,超越媒材的特性,甚至賦予媒材的另一種生命意義。像是將媒材的分子重新改造,轉化成有機生命的物質,而實驗精神是作品在呈現之前最豐富也最具挑戰的創作態度,以科學精神的理性思維,融合自由主義的創作理念,是創作的兩大骨架;以主題的方式與系列的深度來探討,將作品完整而連貫的表達,藉由記憶的圖像、聲音、物質、影像等等,呼喚不同生命經驗卻可以彼此溝通的內在語彙,提出對生命與環境的省思。近幾年的創作,以童年的記憶為軸線,創造一系列機械動力作品,以童年回憶,連結每件作品的內在核心,雖作品各有獨特造形與結構,但無形的內在精神,有著相互呼應的特質,記憶的主題在作品的表現上,行成一種連結性,將美好事物再呈現,像是製造一部時光的機器,一部可說故事的視覺裝置,藉由機械裝置的造型,勾勒想像的世界。

作品的運動性格,以慢的速率作為作品速度的語言,在視覺的意象中,慢速代表了一種可被吸收的思考經驗,同時形成某種詩性語言,作品在速度的美學中,構成了一種慢的性格,又適度結合了物質、聲音或影像等複合媒材,作品內在性格即自然形成。

慢在作品中的特質,不意味對現代快速感的反叛或逆向而行,只是以一種內在性格的呈現,直接連結了機械構成中的速度要件,相互對話且呼應彼此,對於速度意涵的詮釋,同時面對著作品構成的過程中,時間的必要性,在精確與抽象的特質中,全然只有精神層次的意義,不直接探討時間的速度觀,因此自然動態產生速度的韻律性,也自然形成音樂的抽象語言,慢與快自然調合了內在旋律的音波,構成動作的音樂特性,從動作產生的視覺或聽覺,切入生命經驗的不同連結, 形成作品整體的效果,創造一種想像的空間氛圍 。 跨越記憶系列之後,未來(空間的未來性)以雕塑或裝置表現,以未知的將來,大膽表達一種充滿未來性的結構主義,從個人的夢想乃至對城市的創新,甚至都市整體結構的前瞻改造,以極大的改變,無限可能的創作形式來塑造夢想,並面對環境改善的可能挑戰,以一個夢想家,藉由有機雕塑的結構,提出一個具有未來新視界主義的概念雕塑計畫。
藝術家的其他作品
旅行者之翼
新媒體藝術 / 2011
記憶旅程
新媒體藝術 / 2011
起點.終點
新媒體藝術 / 2011
夢想盒
新媒體藝術 / 2009
一種行為
新媒體藝術 / 2000
孕生
新媒體藝術 / 1999
童河
新媒體藝術 / 1999
作家的船
新媒體藝術 / 1997
生滅
新媒體藝術 / 1995
探索更多作品
Neon Urlaub
王俊傑 / 1997
生命如蜉蝣
陳珠櫻 / 1997
現象書簡-P.2 跪著的舌頭
劉世芬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