𖠁 更新藝術家 𖠁
✦林宏信✦
藝術家簡介:
林宏信,1975年生於台灣雲林,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研究所。在專職投入藝術創作前,從事了近15年廣告設計的工作。林宏信的作品以寫實繪畫為主體形式,但不同於美國照相寫實的客觀,而是注入強烈的主觀意識,並揉合了向量平面符號與虛擬的空間意像,以及個人生活經歷與妄想。在其創作中,刻意極簡化了色調與構圖,藉由畫面物件、符碼、色彩、線條與寫實的主體(人物)產生連結,呈現個人看待事物與環境議題的內在感知。
簡歷節錄:
個展|2025《你說,《桃花源》 該是什麼樣的?》,日升月鴻畫廊,台北,臺灣
個展|2023 《繁花》,首都藝術中心,台北,臺灣
個展|2022 《簡單構成》,首都藝術中心,台北,臺灣
個展|2019 《隻字片語》,一票人票畫空間,台北,臺灣
個展|2016《微量裂解的總和》,尊彩藝術中心,台北,臺灣
------------------------------------------------------------
✦汪曉青✦
藝術家簡介:
汪曉青,1972年生於台灣台北。英國布萊敦大學藝術創作博士(PhD),長年專注於女性認同、創造性與視覺文化等主題的攝影、繪畫、複合媒材、裝置藝術之創作與研究。目前為藝術家兼青田藝術空間藝術總監,並投入高等教育之藝術教學,於國立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擔任兼任助理教授。
1997年以「結婚進行式」系列作品發表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而受到藝評家注目後,就常於臺灣與英國等地舉辦多次個展與聯展。2002年於《臺灣(當代)女性藝術史》一書中被列為影像新世紀之臺灣女性藝術家。2011年榮獲臺北市立大學傑出校友。
簡歷節錄:
個展|2024《媽媽的時光機-汪曉青個展》,好地下藝術空間,花蓮,臺灣
個展|2018《女子時光 20 30 40-汪曉青個展》,好地下藝術空間,花蓮,臺灣
聯展|2023《Paris Photo 國際攝影博覽會》,巴黎臨時大皇宮,巴黎,法國
聯展|2023《隱喻之影》,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臺灣
聯展|2022《Shero:台灣當代女性藝術展》,台南市立美術館,台南,臺灣
------------------------------------------------------------
✦黃贊倫✦
藝術家簡介:
黃贊倫,1979年生於臺灣宜蘭,現工作生活於宜蘭與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曾於臺北當代藝術館、關渡美術館、臺北國際藝術村等舉行多次個展,並獲邀參與如德國維特拉設計博物館五年國際巡迴展、義大利阿索洛國際藝術影展等國際大展。創作聚焦於透過生物與機械合體/混種的議題,展開自我認知與外在環境的多重辯證。
簡歷節錄:
個展|2022《物的應許-黃贊倫個展》,關渡美術館,台北,臺灣
個展|2022《無人的肖像-黃贊倫個展》,大象藝術空間館,台中,臺灣
個展|2021《供身-黃贊倫個展》,國立清華大學藝文中心,新竹,臺灣
個展|2019《祂方-黃贊倫個展》,非常廟藝文空間,台北,臺灣
個展|2018《他方》,中環海濱活動空間,香港,中國
------------------------------------------------------------
✦謝佑承✦
藝術家簡介:
謝佑承,1992年生於臺灣,是一位台灣藝術家,他的創作探索光與空間,並關注影像機制如何形構人們觀看的方式。在他的螢光空間裝置中,他經常以另一種途徑重建幻覺的經驗,藉由現象錯置的感知,進一步探索事物邊界的定義、詮釋與矛盾。近年創作概念也延伸至特定場域的依地製作,涵蓋地景及參與式計畫。
謝佑承曾於首爾藝術空間衿川(韓國,2022)與蕭壠文化園區(台灣,2019)等地駐村。作品《像素與星叢》曾入選2021年台北美術獎,並獲得2018年TDCC集保結算所當代藝術獎首獎,以及2016年全國美術展新媒體藝術類銀獎。
近期個展包括《方法集》(台灣,2023,絕對空間)、《熱屏面》(台灣,2022,台北數位藝術中心)、《自然序列》(台灣,2021,伊日藝術計畫)。其作品亦曾參與多次聯展,如《目光之外》(台灣,2024,國立台灣美術館)及《不在此見》(台灣,2020,關渡美術館)。
簡歷節錄:
個展|2023《方法集》,絕對空間,台南,臺灣
個展|2022《Pull》,首爾藝術空間衿川,首爾,韓國
個展|2022 《熱屏面》,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台北,臺灣
聯展|2025 《非双》,双方藝廊,台北,臺灣
聯展|2024 《迴路花園-打貓秘境》,嘉義表演藝術中心,嘉義,臺灣
------------------------------------------------------------
✦劉芸怡✦
藝術家簡介:
劉芸怡,生於臺灣台中,2005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10 德國 Burg Giebichenstein 藝術學院碩士畢業 (Diplom 學位),2014 德國 Burg Giebichenstein 藝術學院藝術家最高文憑 (Meisterschülerin)。 2011-17於德國柏林、耶拿、Schwalenberg、土耳其伊斯坦堡、台北國際藝術村、高雄駁二藝術特區以及臺南蕭壟文化園區等地駐村。2013 獲世安美學獎:造型藝術類。2015獲臺南新藝獎。2016獲桃源創作獎入選。作品並獲文化部藝術銀行購藏。
簡歷節錄:
個展|2023 《創傷地景、認知地圖與記憶建築》,成大藝術中心,台南,臺灣
個展|2022《歷史造景》,好地下藝術空間,花蓮,臺灣
個展|2022《嵌合體》,科元藝術,台中,臺灣
聯展|2025《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一四九海浬的時間:對抗遺忘」》,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綠島,臺灣
聯展|2024《第四屆濟州雙年展:阿帕基的漂流:水、風與星辰之道》,濟州美術館,濟州島,韓國
------------------------------------------------------------
✦王煜松✦
藝術家簡介:
王煜松,1994年生於臺灣,作品以複合媒材為主,透過自身的生命經驗及個人觀察,在生活中探索各種創作的可能。大學時期的作品,以思考繪畫及版畫本身的媒材為出發,但運用不同於繪畫及版畫的方式去接近關於其本質的事物,作品經常融入身體感知,空間場域… …等等元素。
近期的作品關注空間中曾經存在的過去、正在發生的現在,以及可能發生的未來所發生的事件,透過各種想像、拼湊、再閱讀,從自身的生活環境、生命經驗擴及到更廣的社會意識、群體關係,試圖探尋虛構及真實之間的曖昧地帶。透過物件、影像、或空間本身,將觀者帶入類似於故事性的場域,使觀者透過各種感官進入其中,自行閱讀及想像。
簡歷節錄:
個展|2023 《山》,新浜碼頭藝術空間,高雄,臺灣
個展|2020《花園》,臺北市立美術館,台北,臺灣
個展|2020《2020》,伊日藝術,台北,臺灣
聯展|2025《「馬幼有藝思」藝術沃土計畫:「菌村漫遊」藝術教育特展》,馬幼藝所,桃園,臺灣
聯展|2025《安全室》,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臺灣
------------------------------------------------------------
✦黃華真✦
藝術家簡介:
黃華真,1986年生於臺灣高雄,現工作與生活於臺北。 作品形式以繪畫為主,由人與人關係的觀察出發,藉由經驗共感的釐析、與自己和環境、他人對話的建立與過程,試著討論與傳達生命的真實與深刻;同時更多認識這個世界與這個世代,與更多人交談,搜集與傳遞更多故事,交換更多意見。
簡歷節錄:
個展|2022《靛藍之約》,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台中,臺灣
個展|2019《曠野的溫柔》,臺北市立美術館,台北,臺灣
聯展|2023《Made In Paint》,The Sam & Adele Golden Gallery,紐約,美國
聯展|2022《時代記憶:國美35典藏精選展》,國立臺灣美術館,台中,臺灣
聯展|2020《高雄漾藝博》,駁二藝術特區,高雄,臺灣
------------------------------------------------------------
✦戴翰泓✦
藝術家簡介:
戴翰泓,1978年生於臺灣。以其學習背景來看,具有工業設計、建築背景,同時又涉足藝術創作,兼之拜師學習木作與漆藝,難怪無論從他的雕塑作品、空間設計或是動力機械裝置,或從技巧的表現、材質的掌握乃至於空間感的呈現,多樣化的形式與作品文本儘管讓人感到難以歸類,卻總在觀看他作品的當下感受到樸實而清新的特質。
簡歷節錄:
個展|2016 《物裡空間》,國立中央大學藝文中心,桃園,臺灣
個展|2016《2016》,VT非常廟藝文空間,台北,臺灣
聯展|2024《2024 森川里海溼地藝術季》,豐濱,花蓮,臺灣
聯展|2021《勒法利計畫》,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台北,臺灣
聯展|2019《工家美術館開幕展》,工家美術館,台中,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