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般源
  • 出生年

    1991

  • 出生地

2023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 博士
2016倫敦藝術大學切爾西藝術設計學院 碩士
2014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 學士
藝術家張般源,生於1991年,目前居住與創作於台北台灣。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藝術與人文研究(實踐導向研究)博士。2016年於倫敦藝術大學切爾西藝術設計學院取得藝術碩士。張般源的藝術創作與研究主要關注於身體,體形意象(body image) 的載體,在科技與人文之間的纏繞關係。尤其聚焦於在西方版圖下的「曾經的他者」( 被建構的現代經驗與身分認同)的身分生產邏輯在後人類語境中的可能。透過創作( 繪畫、複合媒材裝置、書寫性作品與雕
塑) 作為研究此關係中的提問與探詢進而產生相關文本上的分析、研究與假設性的推論,並再次回歸於創作本身作為其藝術實踐。

張般源的創作關注人在數位生活中,情感經驗與身體感知的交互形塑,探索身體與日常經驗如何被影像、資訊與數據切割、重組,懸浮於虛實之間。張般源試圖捕捉日常中社群平台、醫療紀錄、數位檔案與情感交流對身體形貌認知與生活感知的塑造,並透過跨媒材將這些元素進行重組與壓縮,呈現資訊過度堆疊下的黏稠、延遲與失重感。作品並非單純回應技術媒介,而是對人在當代生活中,那種趨近碎片卻又隱隱相連的感性經驗,以及在抽象化資訊場域中生成的自我形體與情感意象進行想像的形塑,其浮動與出神的狀態留下開放的感知空間。
33作品
28展覽
2出版
作品選集
未賦名 (殘像 40;景 18;池)
裝置藝術 雕塑藝術 繪畫藝術 / 2024
未賦名 (殘像35;景 13;timecop 1983 girl; I cut a piece from you))
雕塑藝術 繪畫藝術 / 2024
未賦名 (殘像 41;景 19;卵)
繪畫藝術 其他 / 2024
未賦名 (殘像 42)
繪畫藝術 其他 / 2024
未賦名 (殘像43;風和日麗)
繪畫藝術 / 2024
念念
裝置藝術 雕塑藝術 其他 / 2024
未賦名 (殘像 51;日沐)
繪畫藝術 其他 / 2024
Some slices of the whisper
雕塑藝術 / 2024
回聲
雕塑藝術 / 2024
夢波
裝置藝術 雕塑藝術 繪畫藝術 / 2024
未賦名 (殘像 29;景6)
裝置藝術 繪畫藝術 / 2023
未賦名 (殘像 37;景15;in Agape)
雕塑藝術 繪畫藝術 / 2023
未賦名 (凝泉;景 12)
裝置藝術 繪畫藝術 / 2023
未賦名 (殘32;景 09)
繪畫藝術 其他 / 2023
未賦名 (殘像 23;景 2)
繪畫藝術 / 2023
未賦名 (拓與逃 )
雕塑藝術 / 2023
未賦名 (殘像 33)
繪畫藝術 其他 / 2023
未賦名 (延)
裝置藝術 雕塑藝術 / 2023
在帷幕玻璃上
裝置藝術 雕塑藝術 / 2022
飛地
裝置藝術 雕塑藝術 其他 / 2022
未賦名 (殘像 08)
繪畫藝術 / 2022
未賦名 (殘像 15)
裝置藝術 繪畫藝術 其他 / 2022
未賦名 (殘像 18;航)
繪畫藝術 / 2022
未賦名 (殘像 20)
繪畫藝術 / 2022
關於我們
裝置藝術 / 2019
阿斯克勒批厄斯的解剖學
裝置藝術 / 2019
薛西佛斯
新媒體藝術 / 2019
願我們的信仰可被科學訴說
裝置藝術 / 2018
祝福
雕塑藝術 / 2018
墜落
雕塑藝術 / 2017
曾經相信的信仰
雕塑藝術 / 2017
四相
裝置藝術 / 2016
轉經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雕塑藝術 / 2016
2025
我們擠的下嗎
高雄市立美術館, 高雄, 台灣
2023
左手沾個洋墨水
新浜碼頭藝術空間, 高雄, 臺灣
2022
Flame TP 錄像藝術博覽會
和逸台北忠孝館(水谷藝術展區), 臺北, 臺灣
2022
HEMLINGBY2
鯉魚藝廊, 臺中, 臺灣
2022
身體的身體
彰化縣立美術館, 彰化, 臺灣
2022
多重副本:可讀取的複數存在景觀
臺南市美術館, 臺南, 臺灣
2021
霹靂卡霹靂拉拉
蘆筍工作室, 臺北, 臺灣
2019
RCA Work In Progress Show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倫敦, 英國
2018
人的境況
郭木生文教基金會, 臺北, 臺灣
2016
未來島嶼計畫
薩奇美術館, 倫敦, 英國
2016
Chelsea Summer Show
切爾西藝術設計學院, 倫敦, 英國
2016
福爾摩沙藝術博覽會
臺北寒舍酒店, 臺北, 臺灣
2016
Chelsea MA Interim Show
切爾西藝術設計學院, 倫敦, 英國
2016
Young Art Taipei
喜來登大飯店, 臺北, 臺灣
2016
Liminal States
The Gallery on the Corner, 倫敦, 英國
2015
Fly By The Seat of Your Pantsuit
Triangle Space, 倫敦, 英國
2015
FarQueen party 藝術計劃
切爾西藝術設計學院, 倫敦, 英國
2015
混種之島—科隆藝術博覽會
Koelnmesse Hall, 科隆, 德國
2015
台中藝術博覽會
日月千禧酒店, 臺中, 臺灣
2015
Young Art Taipei
喜來登大飯店, 臺北, 臺灣
2013
餘燼與花火
一票人票畫空間, 臺北,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