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單頻道影片,8分7秒(現地製作)
張恩滿+Sedjam Takivan Kavunga
駐園計劃(攝影芮斯影像,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提供)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作為匯集島內正名16族族群文化展示與推廣的場域,在諾大半山園打造一棟棟各個部落的傳統建築與家屋。短期進駐的藝術家如何去思考與空間的關係?身為溯源血脈的一員,在對空間感到陌生與距離的實在感受下,邀請擁有老人靈魂的排灣族文化青年Sedjam Takivan Kavunga(漢名林志祥,台東pacavalj部落)合作,實際生活在園區,於完美建物裡呈現某種開墾狀態;他熟嫻各項傳統文化與知識,我以蝸牛系列創作為介面,在擬態的場所棲居活動,討論傳統意義中的日常,實踐家屋意象與時空場景的縫合。
當裊裊炊煙升起,代表人/生命在建物裡活動,是傳統意義上重要的生活象徵,以生活的痕跡去呈現空間性的轉換。Sedjam在模擬的傳統家屋開啟的日常生活,展演期間他也不時出現於展場/家屋,與〈蝸牛〉系列展開對話。
進駐期間2022年9月
2021.10.15-2022.2.27展出於《我們與未來的距離─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展》
展演空間於原住民族文化園區,阿禮家屋
展出清單:
1. 園區/生活・家屋/蝸牛(2021)彩色單頻道影片,8分7秒(現地製作)
2. 蝸牛樂園三部曲(2021)彩色單頻道影片,14分35秒
3. 蝸牛樂園(2009),彩色單頻道影片,5分46秒
4. 蝸牛走在水、土、葉與菜上(2019)聲音,5分19秒(聲音合成李慈湄)
5. 構樹葉(2021),玻璃彩繪50x50cm,共兩件(現地製作)
6. 留給後代的採樣與歷史(2021)刺繡褲片,約寬75x高110cm,共兩件(現地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