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橘宮」將以南遷的名義再次興建,並搬遷至台南市永福國小旁,命名為《永福五橘宮》。
「福」原意為向神明祈求、請神靈保佑;後則引申為幸運、吉祥之意。祈求「永福」,便是期望獲得恆久的運氣,欲求長遠的幸福,這無非是一種人的本能慾念的展現。在先前針對全台財神廟的踏查過程中,偶然發現一間位於八里,可供民眾入內歡唱的土地公廟-《福久宮》,藉著「福久」與「永福」之間相通的意涵,以及與「五橘宮」相仿,同樣作為展示著慾望的信仰場域,本次個展便以《福久宮》作為敘述架構的參照,以一台投幣式卡拉OK機,邀請觀者一同參與,使其駐足停留,並藉著音樂與旋律,喚起觀者對此空間的另一層想像。
一個信仰場域的南遷重啟,形構出的是一條慾望擴張的路徑,同時也透露了創作者的移動軌跡。此次個展便是借用這個與地方連結緊密的儀式性場域形式,回應此兼具自主性、公共性與替代功能的展示空間,其中由不同形式的物件所構成的慾望形體,齊聚一堂,共同展示著屬於集體對慾望的想像。置身此處,猶如進入一個被各種符號化、世俗化慾望所包圍的世界,而原先的儀式行為與政治功能,悄悄地被娛樂與消費行為所取代,俗世之慾在此交會,成為了一種可能,並構築出一處並存著消費文化、地方信仰、價值認同、世俗美學以及個人慾望的現實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