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2020
空間表演裝置
尺寸依場地而定
《換景》為何采柔與黃思農共創的第三個作品,延續之前作品脈絡,兩人持續以「痕跡」作為索引,探詢「空間」與「記憶」的關係。《換景》以支撐空軍總司令部建築本體之「柱」的形貌為樣本,於「通信分隊」空間中再製多根移動式支柱。「柱」在樑下時作為一種建築結構,為生者撐開生存的空間與庇護之所;而當它們離開樑下,一個個矗立在空的空間時則以紀念碑的型態承載逝者記憶。‍

在生與死之間,這些柱子所創造的不同「場景」,將人類歷史中各種「緊急狀態」的公共記憶,轉譯為不同的空間佈局,以「可被移動的紀念碑」的形式,創造不同的記憶場景,並以「換景」作為悼亡的儀式。此刻人類在瘟疫下面對著一種不斷被延續的「緊急狀態」,但「被壓迫者的傳統告訴我們,我們所身處的『緊急狀態』(Ausnahmezustand)是常態,而且我們還必須擁有符合這種緊急狀態的史觀。這麼一來,我們便能清楚記得,促成這種『緊急狀態』的出現是我們的使命,而且還可以因此改善我們在反法西斯鬥爭的處境。」

展覽期間觀眾可自行移動與創造不同的空間樣貌外,表演將以每週換景的方式進行,每一次的「移動」都是一種「再造」記憶的敘事,場景不再是表演與敘事的背景,而是將「換景」所改變的空間佈局轉化為「敘事」本體。
藝術家的其他作品
Vera X 日記 五頻道版本
錄像藝術 / 2024
搖籃V
裝置藝術 / 2024
House keeping
裝置藝術 / 2024
工作室角落
裝置藝術 / 2024
Artist statement
裝置藝術 錄像藝術 / 2024
屈光度
錄像藝術 / 2023
Vera X 日記
錄像藝術 / 2023
Momentum
裝置藝術 / 2023
顫抖的風景#4
裝置藝術 / 2023
在水中數數
裝置藝術 / 2023
White Flag_from stairs to stage
行為藝術 / 2022
幕後的
錄像藝術 / 2022
Vera X Diary Index
錄像藝術 / 2022
顫抖的風景#3
裝置藝術 / 2022
Heads Down
裝置藝術 / 2022
搖欄 IV
裝置藝術 / 2022
A Day's book
裝置藝術 / 2021
DOTS
裝置藝術 / 2021
顫抖的風景 #1
裝置藝術 / 2021
‍‍顫抖的風景 #2
裝置藝術 / 2021
An Artist Talk (ACAW Online)
行為藝術 其他 / 2021
Study of dots #1
裝置藝術 / 2021
20200412
雕塑藝術 / 2020
20200529
裝置藝術 / 2020
20200804
裝置藝術 / 2020
搖欄 III
裝置藝術 / 2020
Still
錄像藝術 / 2020
‍IT IT
裝置藝術 / 2020
Vera X
錄像藝術 / 2019
Animalized
錄像藝術 / 2019
Nineteen eighty
其他 / 2019
Charging
裝置藝術 錄像藝術 / 2019
Help is on the way
裝置藝術 / 2019
搖欄 II
裝置藝術 / 2019
Reception
裝置藝術 錄像藝術 / 2019
引子
裝置藝術 / 2019
備忘
裝置藝術 / 2019
In White
其他 / 2018
等它飄到我面前,我會想起
裝置藝術 錄像藝術 / 2018
白盒子
錄像藝術 / 2018
搖欄
裝置藝術 / 2018
滲透
裝置藝術 / 2018
No Surprises
裝置藝術 錄像藝術 / 2018
GO TELL IT
其他 / 2018
On the second day, Saturday, your three minutes...
/ 2017
Dream about me
裝置藝術 / 2017
Visibility
繪畫藝術 / 2017
A white corner
繪畫藝術 / 2017
Pull me up softly
裝置藝術 / 2017
IF
裝置藝術 / 2017
Under the table
裝置藝術 / 2017
Progress
裝置藝術 / 2017
A Day At FY Foundation
裝置藝術 / 2017
UN-Covered
裝置藝術 / 2017
Pale
裝置藝術 / 2017
The Master and The Master
繪畫藝術 / 2017
New World
裝置藝術 / 2016
每個人的
繪畫藝術 / 2016
form
裝置藝術 / 2016
Wandering_TKG+
裝置藝術 / 2016
日常練習
裝置藝術 / 2016
More
裝置藝術 / 2016
Around
裝置藝術 / 2016
Lit
裝置藝術 / 2016
Moist Scenery
裝置藝術 / 2016
Ran Stories
繪畫藝術 / 2016
Sakurajima’s shadow
裝置藝術 / 2016
來自過去的誘惑
繪畫藝術 / 2016
A Day-The Third Door
行為藝術 / 2015
A Day-The First Door
行為藝術 / 2015
A Day
裝置藝術 / 2015
Overexposed Memory
裝置藝術 / 2015
Observer
裝置藝術 / 2015
Ups and Downs
裝置藝術 / 2015
Follow Me
裝置藝術 / 2015
2:58 AM
裝置藝術 / 2015
A September
裝置藝術 / 2015
A Day - The Forth Door
/ 2015
A Day - The Fifth Door
/ 2015
A Day - The Sixth Door
/ 2015
A Day - The Seventh Door
/ 2015
Semi-transparent
裝置藝術 / 2014
Prelude
裝置藝術 / 2014
Family Portrait
裝置藝術 / 2014
Departure
裝置藝術 / 2014
Veil
裝置藝術 / 2014
Abducted
裝置藝術 / 2014
When Cold is Colder V
裝置藝術 / 2014
The Room
裝置藝術 / 2013
Border
裝置藝術 / 2013
Semi-Transparent one
裝置藝術 / 2013
Things in common
裝置藝術 / 2012
On my way home
裝置藝術 / 2012
Sweet Tooth
裝置藝術 / 2012
Showtime
裝置藝術 / 2012
Survival Instinct
裝置藝術 / 2012
Passing Through
裝置藝術 / 2012
banquet
錄像藝術 / 2011
Birthday Girl
裝置藝術 / 2011
Finale
裝置藝術 / 2011
Cascade
裝置藝術 / 2011
Spectator
裝置藝術 / 2011
Room 206
裝置藝術 / 2011
We’re all in this together
裝置藝術 / 2011
December
裝置藝術 / 2011
Picnic
裝置藝術 / 2010
Untitled
裝置藝術 / 2010
Scene
裝置藝術 / 2010
Scene II
裝置藝術 / 2010
Invisible
裝置藝術 / 2010
Comings and Goings
裝置藝術 / 2010
Cotton Candy
裝置藝術 / 2010
Four Seasons
裝置藝術 / 2010
In Progress
裝置藝術 / 2010
The Trial
裝置藝術 / 2010
Father
裝置藝術 / 2009
Monolog
裝置藝術 / 2009
One Hundred Nights Dreams
裝置藝術 / 2008
Passing Through
裝置藝術 /
探索更多作品
Object / The others
尹子潔 / 2020
一層層:丘陵,集散地,漁網,漁貨,鳥,港口
王煜松 / 2020
第四十二次對摺
何彥諺 / 2020
窗景漫遊
吳芊頤 / 2020
Colors
吳宜曄 / 2020
失去之歌
吳家昀 / 2020
內視鏡
吳聯吟 / 2020
台北民宿藏畫
汪正翔 / 2020
沒有名子的
林盈潔 / 2020
眺島
張恩滿 / 2020
檳榔屋、山蘇床與蝸牛陷阱
張碩尹 / 2020
變型者,何處與誰的輪廓
陳呈毓 / 2020
悲滅說
游孟書 / 2020
永福五橘宮
黃舜廷 / 2020
Plastonki
楊季涓 / 2020
雕刻時光 ‒ 身體&記憶&流動
趙書榕 / 2020
接近
賴志盛 / 2020
山崩事件
藍仲軒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