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Ruins
「廢墟」不僅與空間,更與時間、文化與衰敗等概念有著緊密關聯。2004年鄭慧華策劃「穿越—廢墟與文明」在展覽論述中提到:「『廢墟』不只是過往的空間體現——如殘敗的建築物,還包括在文明進步過程中一切既已發生的事件、思考和文化樣貌。作為『進步』的相對面,代表著過時的、被進步概念所吸納或拋棄的轉變過程,它在我們整個生活中與當下的新文明並存。〔……〕將之延伸至社會中主流和非主流、傳統和現代、死亡和進化的認知過程,甚至企圖從這樣的關係中挖掘其背後不可見之政治性意圖和深層的人性。」

黃海鳴在〈「城市新廢墟」與藝術介入改變的可能性〉(2005)一文將廢墟的概念延伸至都市中的「失落空間」,他指的是那些位處都市邊緣,無結構性、被棄置的地景,因為草率的都市規劃而造成的零星之地、無人問津的地下廣場、廢棄的工廠、軍事基地等等。如「華山藝文特區」即是藝術介入「失落空間」,進而達到活化的案例,90年代末的「華山藝文特區」爭取運動,帶動「閒置空間再利用」議題受到廣泛討論,並在臺灣各地相繼出現相關實踐。

廢墟的存有具有一種不確定性,在臺灣許多藝術家的創作中顯現為和「漂浮」有關的意象。如住在廢墟改造而成的房子的袁廣鳴,在2015年「TEDxTaipei」的演講中即談到:「我家住在淡水新市鎮,那裡有很多不同建案的廣告,譬如說有『摩洛哥』、『峇里島』、『新橫濱』,但那裡是淡水,好像我們總覺得我們在這裡,但理想的地方絕對不是這裡,而是在他方,這種漂浮的狀態,造成一種『在』的遺忘。」

王柏偉在〈從廢墟到荒地:漂浮的臺灣〉(2015)一文將臺灣幾個世代藝術家的廢墟,對應至臺灣在國際政治處境下的漂浮感,或臺灣在世界經濟鏈中處於下游位置的剩餘。他提到姚瑞中、陳界仁和高俊宏的廢墟是後冷戰時代面對後殖民與新自由主義情境找尋自我定位的出發點。姚瑞中的作品緊扣著臺灣在系統性結構中的邊緣位置,並揭露了這個位置上眾多的存有狀態都只能以幽靈學的方式展現出來。不同於姚瑞中強調臺灣政府在政權論述與治理能力層面上的廢墟化,高俊宏從「亞洲的現代性」問題出發,將廢墟放在 1970年代以降國際資本與國際政治合流的新自由主義背景下加以考察,對高俊宏來說,臺灣許多廢墟的形成,正是這個歷史時期的產物。陳界仁與高俊宏在歷史情境的認知上非常相似,但是陳界仁更在意的是失業勞工、移工、外籍配偶、遊民等族群的社會邊緣特質如何被建構出來,是展現在人身上抽象意義的「廢墟」。袁廣鳴作品中的廢墟意象大幅抽離了人在歷史上的脈絡,袁廣鳴在意的是這些廢墟曾經留下的記憶不再得見,文明被抹除,只剩下荒煙蔓草,更接近「荒地」的狀態。王雅慧、吳其育等藝術家同樣嘗試在這一條軸線上探索,他們的作品以都市更新後尚未來得及建設的荒地作為場景,放大這些荒地生態系上的不同物種之間的互動關係。(文/楊傑懷/2020)

參考出版品:
.劉和讓、陳泰松、李維菁、姚瑞中、林千琪、阮慶岳、黃海鳴等,〈當代藝術廢墟觀遊〉特輯,《藝術家雜誌》366期,2005.11。
.姚瑞中,《臺灣廢墟迷走》,田園城市,2014。
.王柏偉,〈從廢墟到荒地:漂浮的臺灣〉,《LEAP法文特刊》,2015。

參考網路資料:
.鄭慧華,〈「穿越—廢墟與文明」策展專文〉,伊通公園網站(http://www.itpark.com.tw/people/essays_data/43/854)
.袁廣鳴,「我讓客廳爆炸,讓藝術訴說社會的不舒適」,TEDxTaipei演講(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ebE0Qx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