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生年

    1970

  • 出生地

獨立策展人,臺北立方計劃空間總監,工作和生活於臺灣臺北。自1995年開始撰寫藝術評論及相關文章,1997年至1999年任輔仁大學夜間部英文系兼任講師(授西洋藝術概論課程),並為《藝術新聞》雜誌特約作者;2000年開始任典藏《今藝術》雜誌溫哥華特約作者,現為該雜誌特約主筆。近年藝術評論文章散見於:《今藝術》、《現代美術》(臺北市立美術館出版)、《YiShu: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等中英文期刊。
鄭慧華自2003年起開始策展工作,2010年與羅悅全於臺北共同創立「立方計劃空間」(TheCube Project Space),旨在深耕在地文化、建立與藝術創作者的長期合作關係、推動臺灣當代藝術與國際之對話和連結。
0作品
0展覽
18出版
2015
溫哥華, 加拿大
2014
臺北, 臺灣
2014
光州, 韓國
2013
大阪, 日本
2013
東京, 日本
2012
香港, 中國
2012
臺北, 臺灣
2011
杭州, 中國
2011
洛杉磯, 美國
2010
紐約, 美國
2015
展覽
〈文明幻魅〉(共同策劃), 盧森堡卡西諾當代藝術中心, 盧森堡
2015
其他參與計畫
〈亞洲:冷戰、神話、驛托邦〉研究計劃
2014
展覽
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共同策劃), 北師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 臺北、高雄, 臺灣
2013
展覽
〈西天中土藝術家特派計劃─巫士與異見〉, 漢雅立方, 香港, 中國
2012
展覽
第三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憂鬱的進步〉(共同策劃), 鳳甲美術館, 臺北, 臺灣
2012
展覽
〈Unhomely─Tales of an Island〉錄像放映展, 華人當代藝術中心(CAC), 曼徹斯特, 英國
2011
展覽
〈重建/見社會〉,2010年度視覺藝術策展專案, 立方計劃空間, 臺北, 臺灣
2011
展覽
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聽見,以及那些未被聽見的-台灣社會聲音圖景〉, 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 威尼斯, 義大利
2010
展覽
與羅悅全進行〈聲音與時代〉台灣聲音文化研究計劃,不定期於立方計劃空間舉辦講座、演出與出版。
2010
展覽
Independent Curators International (ICI)Project 35 策展計劃, 紐約, 美國
2010
展覽
〈親歷幻見〉國際聯展, 立方計劃空間, 臺北, 臺灣
2009
展覽
〈批判性政治藝術創作及策展實踐研究〉
2008
展覽
〈寶藏巖泡茶照像館第五階段:花園與阿凱夫-葉偉立、吳語心之個人及合作作品〉, 溫哥華亞洲當代藝術中心, 溫哥華, 加拿大
2006
展覽
〈疆界〉,「年度視覺藝術策展專案」, 臺北市立美術館, 臺北, 臺灣
2004
展覽
台北雙年展:在乎現實嗎?(與Barbara Vanderlinden共同策劃), 臺北市立美術館, 臺北, 臺灣
2004
展覽
穿越─廢墟與文明, 臺北誠品藝文空間, 臺北, 臺灣
2013
文章
通過實踐去思想─記2012打開-當代當代藝術工作站在曼谷
2012
文章
策展意識與獨立意識:重省台灣策展20 年
文章
Return to Society: 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Art as Social Intervention: A Look at Taiwan’s Four Phases of Development Since the Fall of Martial
文章
陳界仁的創作─作為「他者」,到歷史主體的「自我賦權」撰文與訪談
2011
文章
曖昧日常中的生活詩學─陳順築攝影系列「迢迢路」
2004
文章
追憶那不復記憶的虛空與鄉愁─陳順築「四季遊蹤」系列
2003
文章
在路上…─姚瑞中藝術創作的十年
2003
文章
碎裂的真實與整體的幻像…─談袁廣鳴的「城市失格」
2006
文章
摘下你的墨鏡:「酷」的解析-《酷派當家》評介
2005
文章
淺談龐克的「態度」及其美學表現
2003
文章
複製都市的肖像-袁廣鳴談「失格」系列作品
2003
文章
被攝影者的歷史-與陳界仁對談:《凌遲考:一張歷史照片的迴音》
2001
文章
Superflat—扁平的深度:日本流行及次文化進軍國際藝壇
2000
文章
鄭淑麗−立足紐約的數位移民工作者
2005
文章
柔性顛覆─王德瑜的「陰性創作」
2005
文章
我該如何停止焦慮並愛上我的生活?欣賞崔廣宇的創作之後・・・
文章
充滿想像、並頑固的存在─與陳界仁對談
2003
文章
王俊傑的作品與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