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園-小屋
0/0
2014
鋼刀、鏡子
80 (H) x 100 (W) x 100 (D) cm
這件作品運用同年的組合玩具概念,我試圖將各式各樣組合的形態轉換經驗,或生活階段性的變化。作品也會不斷的依著時間,空間而改變,隨著生活經驗,去建構一個可能的立體狀態。物件的重複構成了每天日常生活的循環,誰也無法擺脫。而物件本質帶有傷害的特性,也是藝術家面對現實生活經驗的自嘲。


《同心圓-小屋》作品,透過刀子的任意組合,亦反映創作者自身對家的狀態。一種不穩定的生活與心理的狀態。刀子的組成在堆疊中會有傷害自身的危險,必須透過組裝演練才能完整將之組合起來。組構的過程,正如同建立一個“家”的概念,反映了我在生活中,面對生活的態度,也如同年記憶中,以玩巧拼遊戲的方式完成,《同心圓-小屋》正是在每一個階段的心境下,隨著思考及經驗的不同,也隨之變化。
藝術家的其他作品
無名的意外
新媒體藝術 裝置藝術 雕塑藝術 / 2024
同心圓——廊道
雕塑藝術 / 2024
殺肉廠
繪畫藝術 / 2024
堆鐵 I
雕塑藝術 / 2024
堆鐵 II, III, IV
雕塑藝術 / 2024
堆鐵 V, VI
裝置藝術 雕塑藝術 / 2024
方形、三角形、圓形的想像
裝置藝術 雕塑藝術 / 2024
卡車頭
裝置藝術 雕塑藝術 / 2024
鐵殼蟬響 I
裝置藝術 雕塑藝術 / 2023
鐵殼蟬響 II
錄像藝術 雕塑藝術 / 2023
無題 I
雕塑藝術 / 2023
鐵殼蟬響 III
裝置藝術 雕塑藝術 / 2023
同心圓——與愛妻居
裝置藝術 雕塑藝術 / 2023
家族
繪畫藝術 / 2022
紐約‧紐約客
繪畫藝術 / 2022
這一站,為你點燈
行為藝術 錄像藝術 / 2022
身體微宇宙探索
錄像藝術 / 2021
同心圓——小屋III
裝置藝術 雕塑藝術 / 2021
出雙入對——祈願居
新媒體藝術 裝置藝術 雕塑藝術 其他 / 2018
同心圓——井
裝置藝術 雕塑藝術 / 2016
同心圓-樁
裝置藝術 雕塑藝術 / 2015
同心圓-移動的小屋
新媒體藝術 裝置藝術 雕塑藝術 / 2015
同心圓
裝置藝術 雕塑藝術 / 2013
深度
雕塑藝術 / 2013
鐵木
裝置藝術 雕塑藝術 / 2013
鋼鐵蒼穹
裝置藝術 雕塑藝術 / 2012
家庭記憶
錄像藝術 / 2012
黑手
錄像藝術 / 2012
座上賓
錄像藝術 /
在地精釀——一杯啤酒, 一個朋友
其他 /
探索更多作品
方外之境
王文志 / 2014
The Throne
王佩瑄 / 2014
No.76
王德瑜 / 2014
Semi-transparent
何采柔 / 2014
六分之一的現實
何彥諺 / 2014
Segments of violence
吳宜曄 / 2014
信手舔來
李明學 / 2014
莫里諾
周育正 / 2014
三峽梅樹月作品
周孟曄 / 2014
Limo o tan 珍惜
拉黑子・達立夫 / 2014
聲音與噪音
林怡君 / 2014
光之禮物
林純如 / 2014
後勤
林煌迪 / 2014
足跡
邱杰森 / 2014
Howl Store 當代傢俱店
紀凱淵/紀紐約 / 2014
綺麗的螺旋花
席時斌 / 2014
徑:未竟之路
徐薇蕙 / 2014
孔夫子系列
涂維政 / 2014
Bag-Self Portrait Series
康雅筑 / 2014
塑料球
張卉欣 / 2014
裝置微光計劃
莊志維 / 2014
召喚神話
莊普 / 2014
秘密任務
許惠晴 / 2014
聲音肖像─臺灣系列
郭佩奇 / 2014
守護神
陳云 / 2014
Kiwi-No.1~8
陳妍伊 / 2014
無人的某人的大家的
陳思含 / 2014
綠體記憶術
陳漢聲 / 2014
Portraits of Cultural Icons
陳龍斌 / 2014
山水人物
游文富 / 2014
愉悅的柿、芭 & 石榴
黃舜廷 / 2014
雛形
黃韶瑩 / 2014
源圓.台北
黃蘭雅 / 2014
標本與實記本
楊季涓 / 2014
闕漏好朋友:台北漫步(前導片)
詹詠幀 / 2014
「大勇街25巷」
賈茜茹 / 2014
二拍子
劉文瑄 / 2014
東正:
劉玗 / 2014
十四行詩
劉致宏 / 2014
家傳食譜系列
潘娉玉 / 2014
環境關係
蔡佩儒 / 2014
《這青春》刺繡複合裝置計畫
蔡淑惠 / 2014
Artwork
賴志盛 / 2014
綠晶典
賴純純 / 2014
磅秤
謝佑承 / 2014
飼養箱
羅智信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