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花橋上看風景
0/0
2018
穗花橋上看風景
藝術家
賴志盛
1971年出生於台灣台北,目前生活與工作於台灣台北。

賴志盛在空間或風景中進行細膩的干預性藝術實踐——繃緊的線索,收集水珠的小孔,或是破牆而出的樹木等。其創作以裝置及雕塑等多種媒介探索了張力、日常生活及個人經驗。賴志盛關注細節, 常在特定空間的不同元素之間創造新關係,直接與觀眾的身體及存在感知相溝通,作品帶有一種輕鬆、富有玩樂意味的極少主義傾向。在1990年代,賴志盛是觀念藝術團體「國家氧」成員之一;他在事業早期於台北周邊地區廢棄建築中展出的作品往往與看似無效的勞作實踐有關。其作品因此特定創作語境而帶有一系列顯著的特點:富有環境或空間親近性,帶有強烈拓展性,也帶有一種與觀眾好奇心直接對話的抒情細膩感。

賴志盛感興趣於自反性概念,以及這概念在觀念藝術傳統中的應用,他以此思考為基礎進行的創作往往對作品自身的「人造屬性」或荒誕屬性保有強烈意識。他有意識地創造帶有場域特定屬性的非典型日常現實。在關注荒誕或非典型現實之時,藝術家仔細探索微觀感知經驗。賴志盛在進行藝術創作時常引用其長達十三年的磚瓦匠職業經驗,以此為基礎探討勞作及消費主題。藝術家致力進行藝術實踐時去除自我表達的痕跡,甚至將表達的責任轉嫁於觀眾或布展技術人員身上。

以參加了第二屆大台北藝術當代藝術雙年展的《浮洲》(2018)為例:這一件作品在空間各處布滿了 鋼絲線,以干預手段填滿了空間,卻又讓空間的空蕩屬性愈發顯著。如地面一般帶有亮灰色的平板錨定了多個鋼索,而觀眾也可在這高於展廳地面的位面上行走,與作品之間發生空間關係。曾展出於倫敦海沃美術館的早期作品《原寸素描》(2012)則直接在建築空間上以單一線條「繪制」建築本身——精細地勾勒出建築輪廓的線性形式幾乎是不可見的。這種素描或繪畫行動仰仗於身體勞動,不僅指向了徒勞,更直接將現實的情景納入我們的觀看之中。

賴志盛在《邊境》(2013)等作品中進一步發展了其干預性實踐。此作品曾參加2015年的里昂雙年展以及2016年的愛知三年展;觀眾必須沿著展覽空間牆面的狹長通路行走,而在展廳地面上展示的,則是一系列布展技術人員遺留在展覽中的廢棄材料。觀眾在此作品中陷入了觀察者及被觀察者的雙重身份,並因展場中的廢料、自身在高危梯階上的身體狀況,以及這兩種條件的反差對比而開展思考。空間感與扭曲感也在《 這 》(2015) 中有所體現:作品將展覽空間的天花板拉低至觀者頭頂,因此觀者必須在一個昏暗卻又帶有奇異光芒的洞穴式空間中探索。

總的來說,賴志盛的作品促使我們關注周遭環境、關注我們做出的諸多努力,並促使我們在探索語境時關注空間及當下的獨特屬性。通過深邃而細密的干預性、轉變式藝術實踐,賴志盛指向了宏大意識與行為影響的對應關係,展現了深邃或極少之物的重量及價值。

賴志盛頻繁於全球舉辦展覽,曾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2020)、霧島之森美術館,鹿兒島(2019)、觀察社,廣州(2018)、誠品畫廊,台北(2017)等機構舉辦個展,曾參加愛知三年展(2016)、里昂雙年展(2015)、OCAT當代藝術中心,深圳(2014)及海沃美術館,倫敦(2012)等機構的大型展覽。
藝術家的其他作品
未明
錄像藝術 / 2009
No Ifs
裝置藝術 / 2013
斷崖前生存
行為藝術 / 2002
白色畫作
裝置藝術 / 2017
把碎屑堆在陰影裡
裝置藝術 / 2016
不遠處I, II
錄像藝術 / 2011
Drawing Paper
繪畫藝術 / 2012
Incomplete Drawing
裝置藝術 / 2013
圈圍
裝置藝術 / 2002
六米立方
裝置藝術 / 2001
行為藝術 / 1999
天空裡的彩虹 I, II
攝影藝術 / 2011
靜物畫
裝置藝術 / 2019
邊境_Lyon
裝置藝術 / 2015
對切
裝置藝術 / 1996
裝置藝術 / 2015
Drawing Instant
繪畫藝術 / 2013
一頁
裝置藝術 / 2017
Nearby Scenery
裝置藝術 / 2013
我在牆上種一棵樹
裝置藝術 / 2018
逗留
裝置藝術 / 2019
Border_KD
裝置藝術 / 2013
生活裡的闇影
錄像藝術 / 2005
這次,我是來找你的
裝置藝術 / 2015
飛在八立方米的十二公斤粉末
行為藝術 / 2000
兩幅白色畫作
裝置藝術 / 2015
原寸素描
裝置藝術 / 2011
間隔
裝置藝術 / 2015
作為一種例外於現實的狀態
裝置藝術 / 2011
天空裡的現實
行為藝術 / 2004
Artwork
裝置藝術 / 2014
Border_SZ
裝置藝術 / 2014
作品測試中
裝置藝術 / 2016
草圖:門_南京
裝置藝術 / 2016
無題之後
裝置藝術 / 2015
Border
裝置藝術 / 2013
即刻
錄像藝術 / 2013
邊境_Aichi
裝置藝術 / 2016
表明
裝置藝術 / 2000
行為藝術 / 2001
兜風
錄像藝術 / 2008
Arther
裝置藝術 / 2002
即刻之前
裝置藝術 / 2017
天空裡的現實II
錄像藝術 / 2009
垂直
裝置藝術 / 1996
水平
裝置藝術 / 1999
膠帶、補土與漆
裝置藝術 / 2017
筆記
裝置藝術 / 2017
約莫鑽壞了六次
裝置藝術 / 2016
作品選集
太陽也需要休息#1802
張般源 / 2018
菜室/視場
楊仁明 / 2018
Mate for Life-I
彭泓智 / 2018
延鹽-共融藝術計畫
高雅婷 / 2018
山-2
蕭其珩 / 2018
羽衣
王挺宇 / 2018
溪山清遠
林季怡 / 2018
導覽員
陳永賢 / 2018
飄浮身體-我們2.0
温馨 / 2018
生日快樂
王亮尹 / 2018
重新編碼
苗之珊 / 2018
圓滿成功
林羿綺 / 2018
Triangles No.2
蘇匯宇 / 2018
虎鞭計畫
郭信輝 / 2018
紅結 Red Knot-突尼斯女性藝術節
鄭詩雋 / 2018
Still Life no.001 靜物 系列
鹿向夷(許瑜庭) / 2018
台灣聲音地圖計畫 編輯版 2- 瀑布 002
莊媖智 / 2018
姿態#10
陳俊宇 / 2018
The Golden Age
鄧堯鴻 / 2018
時間軸上的肥皂劇
黃文浩 / 2018
盼夢覺者
紀柏舟 / 2018
你是我斑斕的軟肋
郭嘉羚 / 2018
雅克・迪・沃康松的消化鴨 1739
葉怡利 / 2018
烙印
蘇孟鴻 / 2018
剪彩
邱建仁 / 2018
21世紀裝裱術I
糖果鳥 / 2018
金雞
侯淑姿 / 2018
21世紀風水陣掛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
劉得浪 / 2018
AUM
廖震平 / 2018
時間之旅
許哲瑜 / 2018
2018鹽埕窗景詩
梁任宏 / 2018
永恆的直線
林書楷 / 2018
The New Year
樊烱烈 / 2018
第三記憶
台南路上觀察團 / 2018
Squares No.2
戴素貞 / 2018
可愛無價
賈茜茹 / 2018
回望不墜的時日
王新仁 / 2018
軌跡
劉芸怡 / 2018
我是2D的殘渣
邱子晏 / 2018
In White
陳龍斌 / 2018
飄浮身體-城市幻景
侯怡亭 / 2018
佳山、新高、四季
李銘盛 / 2018